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改变了中国酒业》之武克钢

(2006-03-23 16:46:51)
分类: 工作道道场

《谁改变了中国酒业》第二章  

《财富人物——谁动了中国酒业的奶酪》之

“酒是一种豪气,做人要有一种豪气,该拼搏就要拼搏,这是一个民族的性格和底气。世界上每一种葡萄酒都在强调本土特色、民族文化。强调了民族性,就是强调了国际性。”——武克钢

 

武克钢:中国葡萄酒传奇斗士、红酒新贵掌门人

                                                      ——文/方军

引言:

开发西部的号角尚未吹响之时,武克钢便以经济学家的超前意识、企业家的敏锐眼光和社会学家的责任感投资云南,一手缔造了“云南红”的奇迹而跻身中国十大红酒之列。目前已形成葡萄种植、栽培、酿造、销售、研究和开发鲜食葡萄及葡萄皮籽药用提炼一体化的产业集团。武克钢不仅是拥有独特资源的高原红酒坚守者,而且以德酿酒,在葡萄酒行业出现诚信危机之时,首个敢于站出来叫板的葡萄酒业传奇斗士……

 

高原红酒坚守者

葡萄酒行业有一句大家公认老话,就是长江以南是种不出酿酒葡萄的。在武克钢的直觉和敏锐看来,神秘西部高原土地上充满了生机和商机。

199761,武克钢投资5000万元与云南弥勒东风农场合资组建了云南高原葡萄酒业公司。协议签后15天内,数千万资金便划进弥勒银行账户;40天后,成套的葡萄酒先进设备便从欧洲空运到云南;50天后,弥勒葡萄园数千吨葡萄便源源运人高原葡萄酒厂。200天后,飘着法国玫瑰香味的首批云南葡萄干红,从生产流水线上列队走向市场。

蛟龙终非池中之物。当武克钢一手缔造出的“云南红”在市场上亮相后的几年里,北出巴蜀、东进黔桂,短短半年,连续攻克了四川、贵州。成为“西南王”之后,而后又直逼广州、福建沿海,以迅猛之势演绎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市场奇迹。

武克钢独有坚守的“云南红”葡萄生产基地就处在滇中南红河干热河谷地带,这里与法国著名葡萄产区气候相似,是世界上唯一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的优质酿酒葡萄产区。位于云南高原的弥勒、东川、蒙自,这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新兴的葡萄酒产区,它是我国纬度最低(北纬25o)、海拔最高(1500m),气候最多样化、土壤最红、酸度最高、红葡萄颜色最深、欧美杂种酿酒葡萄(玫瑰蜜)种植最多的一个特殊产区。

武克钢认定,葡萄酒的文化和它的地域性分不开。云南红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就走过了国内外红酒品牌十几年、几十年都没有走完的路,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依托了云南独特的资源优势。云南高海拔低纬度的葡萄种植带,在世界上并不多见。在这一葡萄种植带上,能够满足优质葡萄种植对光照、气温、生长期、雨水和气候、温差、土壤、虫害等条件的要求。而在传统的葡萄种植带上,这八大条件是相互矛盾的。前四个条件即充足的阳光、温暖的气温、较长的生长期和适时的雨水,越靠近赤道越优越;后四个条件即干燥的气候、较大的昼夜温差、透气的土壤和较少的病虫害,则是越接近两极越完备。高海拔低纬度的云南,恰恰使相互矛盾的天赋条件并存。这就是“云南红”赖以成长的优势资源的独特性,同时也反驳了“不在葡萄酒生产的‘黄金纬度’(北纬3545)之内的云南绝对不会有顶级葡萄酒”的说法。

 

红酒销售要做文化

“做酒是在做一种文化,葡萄酒是几百年上千年沉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它是逐步发展的。红酒销售最终还是做文化,传递品牌内涵,特别是在中国。”在武克刚眼里,真正形成有浓厚东方背景的葡萄酒文化最为重要。

在葡萄酒界,武克刚可能是一个异类,因为在整个销售上云南红走的是“一条像墨水喷墨蔓延似的最传统的销售方式”,这与当前很多的葡萄酒企业善于制造轰动效应,比如拿“标王”、请大牌名星做广告的路子截然不同,云南红并没有急于以快速增长的方式,使市场迅速膨胀。反过武克钢觉得,当与庄园周围葡萄的成熟面积相吻合时,才能达到最希望的一种销售的状态。

“葡萄酒的文化和它的地域性分不开。葡萄酒的特色就是葡萄园的特色。”出于对葡萄酒文化的重视,也是为了反驳“不在葡萄酒生产的‘黄金纬度’(北纬3545)之内的云南绝对不会有顶级葡萄酒”的说法。武克钢在运作云南红之后开始挖掘云南葡萄酒的文化内涵。

二百多年前,一位法兰西传教士从英属印度起程,沿着“茶马古道”,经西藏来到德钦。在澜沧江谷地茨中种下了来自法兰西的酿酒葡萄。如今,这种被当地农民称为“紫葡萄”的葡萄,经鉴定是法国最古老酿酒葡萄名种“Rose Honey(玫瑰蜜)”。这种葡萄在法国由于19世纪初的生态灾难,已经灭绝了,但云南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反而使这种珍贵的葡萄品种得以保存和优化。“云南红”的酿酒葡萄来源于法国,但却有别于法国的另一种高原风情。 “云南红”有着云南众多老品牌基于云南特定人文环境的优良传统。其浓烈的高原气息和边城情调,令这个新创品牌充满了无限的地域文化想象力。“云南红”在市场上展现的万种风情,扎实的根基正是云南特色地域和文化。从 “云南红”的名称、口味、LOGO等诸多细微之处,都不难发现极具云南高原风情和边城情调。“云南红”这个名字的诞生,其实就很能体现武克钢的这种文化意识。武克刚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实世界上每一种葡萄酒都是在强调本土特色、民族文化。”

由法国波尔多地区的著名专家尼古拉与中国干红葡萄酒的奠基者郭奇昌、彭德华联袂,组成云南红中西合璧、共同掌门;在广告宣传中“圣经”、“旨意”、“纳西”、“丽江”等词同台现身,似乎东西文化、古老现代都由葡萄酒来传承衔接,打造出浪漫、传奇又不失时尚的独特内涵的“云南红”。

链接:“做酒是在做一种文化,葡萄酒是几百年上千年沉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它是逐步发展的。红酒销售最终还是做文化,传递品牌内涵,特别是在中国”在武克刚眼里,真正形成有浓厚东方背景的葡萄酒文化最为重要。

 

以德酿酒、叫板行业诚信危机

20021021,某大报刊发《葡萄酒业惊曝“洋垃圾”内情》一文中称:据业内人士透露,用中国自产葡萄做出来的葡萄酒只占市场总量的20%,80%的葡萄酒是从国外进口的“垃圾酒”。文中提到的该人士还声称,如果哪家企业敢站出来说自己的酒没有勾兑过,我可以和他叫板。这一说法在葡萄酒市场掀起了很大的风波,对消费者产生了较大影响,严重损害了国内葡萄酒的声誉。这一说法同时在国内葡萄酒业界引起强烈反响,武克钢率先作出反应,大义秉然而又自信十足的表示,“云南红欢迎任何团体及个人携带检测设备到云南红酒庄及云南红任何一个销售市场进行检测,并声明自己生产的云南红干红葡萄酒绝无掺有任何国内外罐装原酒,完全由云南红酒庄的葡萄基地所产的特种优质酿酒葡萄100%的原汁酿造而成,如谁能从云南红干红葡萄酒中发现一支用“洋垃圾”罐装的酒,云南红愿意把价值5个多亿的产业送给他。”这是首家敢于站出来叫板的国产葡萄酒产业掌门人。

无独有偶,自葡萄酒行业爆出假年份酒以来,国内知名葡萄酒企业大多采取了低调回避的态度,而武克钢则大胆跳出来,向假年份酒说不,率先打响诚信保卫战。由于葡萄酒业这几年发展速度过快,“洋拉圾”、“山葡萄酒勾兑水”、“假酒庄酒”、“假年份酒”等事件使葡萄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声誉越来越差。然20056月央视曝光了嘉裕长城年份酒虚假事件后,更引起了社会对国内年份葡萄酒真实性的质疑。而武克钢又率先向市场公布自家的“葡萄酒年份表”和“年份酒”生产技术规范,打响了维护国产葡萄酒信誉的诚信保卫战。武克钢认为,红酒企业要长线发展,社会责任感的缺位是致命弱点,这是考验中国葡萄酒企业的道德关。武克钢的“坦诚相见”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下一步的动作不谋而合。据透露,中国食品工业果酒专家协会近期将建立“中国葡萄酒行业产品质量档案”,对国内葡萄酒业从葡萄采摘到酒生产过程备案,一定时间后统一向社会公布葡萄酒质量情况。“云南红不敢说把酒做得最好,但敢说把酒做得最真。每一支标注生产年份的葡萄酒都是当年产葡萄所酿制。”武克钢郑重地说出此话,为红酒产业的诚信经营正本清源。

    目前,武克钢领导的“云南红”在市场占有率在省内已经达到85%,前5年始终以30%的年增长率一跃成为业界新贵,在短短8年里已迅速成长为业内知名品牌。凭借独特的市场营销策略,集中优势兵力主动出击,逐个击破的战略,先后跳跃式攻克了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的市场。成为“西南王”之后,又成功打入福建、西藏、长沙等市场,现又直逼上海、湖北、江苏、浙江等地。随着在海外市场的影响日益扩大,西哈努克亲王对云南红情有独钟,云南红成为柬埔寨上世纪最后一个国庆大典的国宴酒。“酒是一种豪气,做人要有一种豪气,该拼搏就要拼搏,这是一个民族的性格和底气。” 武克钢说。正是这种对一个民族品牌的追求和执着。

 

点评:

谈论中国葡萄酒行业时常会提起“云南红”,不仅是因为这条“小龙”在短短的几年内取得了不俗的战绩,成为新贵。谈论云南红,也不得不提起一个特殊的人——“云南红”董事长武克刚先生,不仅是因为他曾是深圳蛇口第一任副区长,更是因为他嫁接的深圳速度,这正是中国葡萄酒最缺乏的……

既便我们用最理性的眼来看“云南红”这几年的表现,也堪称优秀。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之喝彩,因为我们在“云南红”的身后还看到了类似的一批中国葡萄酒业的新锐,它们的创新能力将是推动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的最坚实力量。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这种力量,也没有理由忽视他们的存在,因为他们的胜出将是我国葡萄酒行业的整体获胜的标志。

 

武克钢简历:

湖北人。1952年生于浙江杭州,1976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信系无线通信专业。1985年深圳蛇口工业管理区常务副区长,1992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博士学位。并是“孙冶方基金会”执行理事;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经济学客座教授;中国企业家论坛(亚布力论坛)副秘书长、美国中西部归国留学生协会副会长。眼下身份是香港通恒投资集团和云南红酒业的董事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