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苹果林子
苹果林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666
  • 关注人气:14,5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拯救男孩应从教育体制改革抓起】图/文

(2010-12-20 08:23:38)
标签:

中考

中国

素质教育

教育体系

应试教育

苹果林子

人大

建议

杂谈

分类: 建言献策


      昨日的一次同学家庭大聚会,其中有一个从事教育部门工作的同学,大家自然围绕我国的教育事业大发感慨,而我受此启发,有人建议我写一个“人大建议”,我想“人大会议”即将要召开了,今天特写此建议。不过本人申明:本人不是教育专家,对教育也了解不多,看了一些文章,亲历了一些事情,有感而发罢了----《拯救男孩应从教育体制改革抓起

【拯救男孩应从教育体制改革抓起】图/文
  中国的男孩们到底怎么了?流行文化和教育体系的两者结合是罪魁祸首!有人这样说道。这里本人不谈流行文化问题,但教育体系确实给中国的男孩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7到17岁之间的中国男孩普遍都在校接受教育,过去几十年我们讲了很多男女的平等教育,但是我们忽视了男孩和女孩应该接受不同的教育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应试教育体系对男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男孩子们在学校不能做男孩子们应该做的,老师不喜欢淘气、任性、有想法的男孩,而是喜欢安静地坐着,听话,考试成绩好的男孩子,成绩逊色于女生的男孩们在老师面前深感挫败,他们的自尊心伤害很大,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又缺少男性老师,中国的男孩在女性主导的环境中成长.....诸多的因素带给男孩不利的生长空间。 
   【拯救男孩应从教育体制改革抓起】图/文
   如今的中小学里,从学习成绩到爱好特长,从待人接物到活动组织,女孩都比男孩强。只要看看近几年中考和高考的情况便一清二楚,更不必说班级、学校评比出的各类先进、三好学生的男女生比例了。有人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于中小学教师的师资配备上。男女教师比例相差太大,这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现有的学校评价标准太保守、太偏颇及社会大环境变得越来越柔弱化。这种现象不改变,将会给学生个人和社会甚至国家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男生的个性如果长期受到压制,将导致这些男孩子一生之中最关键的创造能力、数学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果敢和自信能力的丧失,另外,男子汉应该具备的阳刚和血性之气也将一并失去。试问,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男生今后能担当起家庭、社会赋予的责任吗?

   【拯救男孩应从教育体制改革抓起】图/文
     那么在学校产生出诸多的男生们困惑的问题,难道就是学校的问题吗?当我们谈到教育问题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学校,其实教育体制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管理的主管部门和决策人!近日有一次机会,我参加了调研,对教育的一些问题与中学老师进行了座谈,老师说他们现在教学非常艰难,既要做到尽职尽责地教好学生,又要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考核,而考核过程对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课题撰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他们教学的方案来自于教育部门、考试院、教编委的压力,而三个部门在教学要求、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考试方法等方面各有要求,老师和学生均要付出很多的精力,时间上难以安排。实施素质教育本来是件好事,是国家对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关心,然而,近年来素质教育建设并不理想,应试教育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现在初中生学习内容要求是前几年对高中生的要求,而素质教育是要有时间进行的,这种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时间安排的矛盾,更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拯救男孩应从教育体制改革抓起】图/文

中考体育标准越拔越高,对男生的要求越来越严,这对于本来学习成绩弱于女孩的男生更是雪上加霜,就2010年中考发现,有一重点中学,体育满分女生几乎100%,而男生满分率不到60%,分析其原因不是体力下降原因,而是男生的体育考试标准提高了,体育老师介绍自己要达到满分标准都非常困难,更何况个头小的学生。教育体系建设问题涉及多方面,这里仅就遇到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教育体制改革,首先教育部门、考试院、教编委要做好统一协调工作。做好前几年课程设置、考试内容、方法与现在负担比较,分析,合理减负。
    第二,根据总的教学时间安排,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要合理规定时间、内容、达到的目的。

第三,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中考体育如果是从素质教育目的出发,就应该减低标准,而不能逐年抬高标准。让学生做到基本全面发展为目的。
    第四,中考中男生录取比例应该有所规定。并为男生的发展多创造空间,以逐步减少阴盛阳衰的不良格局。

第五,改进对中小学教师的考核评价标准,中小学教师重心在于教书育人,考核指标要确定合情合理应该从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健康方面加以引导.教师也要减负,学生才能减负。

本文卡通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