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门山探奇(组图/文)----湖南张家界景区游记4

(2007-09-15 11:09:51)
标签:

旅行/见闻

分类: 自然风景(图)
  天门山探奇(附图10张)
  在张家界旅游,给人最大和最多的感受是惊叹、神奇,那种鬼斧神工的造化神奇让人实在不敢相信这是人间的风景,所以来张家界旅游是一种个性的完全释放,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贪婪的享受.

天门山探奇(组图/文)----湖南张家界景区游记4

图1、2,天门山剪影

天门山探奇(组图/文)----湖南张家界景区游记4

     天门山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古称云梦山、嵩梁山,是张家界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天门山因其山势高绝奇险,历来成为名人宦仕景仰之地,隐逸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书院文化积淀深厚,是张家界的文化圣地,被尊为“张家界之魂”,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誉。1700多年来,这一道奇绝天下的胜景吸引着无数的探访者趋之若骛。

天门山探奇(组图/文)----湖南张家界景区游记4

                     图2、3,天门山索道

天门山探奇(组图/文)----湖南张家界景区游记4

  天门山索道是世界上最长的单线循环式客运索道之一,以张家界市中心的城市花园为起点,直达天门山顶的原始空中花园,犹如一道彩虹飞渡“人间” “天上”,又象一条巨龙腾翔素云苍穹,依山籍壁,拔地冲天,恢宏壮观。索道车门是封闭式的,我们很想享受一下高空的氧气,但在高差1279米的半空谁也不敢贪那一口,只好乖乖地按规定就坐,在笼中观赏沿途美丽的景色,看着绝壁千仞,空谷幽深的山崖;云雾萦绕的山顶;极具险绝奇观的天门山盘山公路——通天大道;忙着抓拍每个瞬间的美景。

天门山探奇(组图/文)----湖南张家界景区游记4

图4,绝壁千仞    

天门山探奇(组图/文)----湖南张家界景区游记4

    图5,天门山盘山公路--通天大道

    天门山盘山公路有九十九道弯,180度的弯路环环相连、层层迭迭,海拔从200米急剧攀升至1300米,堪称“天下第一公路奇观”。(缆车俯拍)

天门山探奇(组图/文)----湖南张家界景区游记4

图6,通天大道远景

天门山探奇(组图/文)----湖南张家界景区游记4

图7/8,空谷幽深 

天门山探奇(组图/文)----湖南张家界景区游记4

 我们幻想着到达山顶一定是美不胜收的景色,可是到了山顶白雾茫茫,无从下手,期盼着突现陡险峻拔,雄奇壮丽的美景,可等了一个小时,刚被轻风吹动露出的山顶被一阵雾沙又罩住了,又等了好久仍然没有效果,只好直奔天门洞了。

天门山探奇(组图/文)----湖南张家界景区游记4

                        图9,天门洞999级台阶

  到达天门洞实在不容易,虽说一早出来早点回去,但因为在天门山幻想着看美景而耽误了很多时间,达到天门洞山脚下已是十一点多了,肌肠辘辘,还要蹬上999个台阶,我的妈呀,有点不想上去了!看着别人那么轻松自如,尤其韩国旅游者一边走一边喊的情景,一种羡慕之情油然而生。我也只好下定决心了,边走边歇,到达洞口快者20分钟,我登了25分钟,还算可以,冒了点汗反而全身感觉轻松。达到山顶便顿觉凉爽无比。过去天门洞内一年四季总是雨珠满空飘洒,这就是传说中的天门洞“梅花雨”。这雨点清凉甘甜,是吉祥的象征,张口去接那从洞顶洒流出来的“梅花水”,一连接得四十八滴,就可以升官发财中状元,也有人说可以成神仙。当然现在的“梅花水”并不多。听导游介绍,如果有人张口接上几滴“梅花水”,就会交上挑花运。刚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些男人在滴水的地方不走,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在等挑花运呀!!!嘿嘿。 

天门山探奇(组图/文)----湖南张家界景区游记4

                  图10,天门洞口休息中的韩国游客
    天门山因天门洞而得名。天门山诸景,天门洞是第一景。此洞于公元263年因地震崩裂而成。洞底海拔高1264.7米,洞门高131.5米,洞宽37米,洞厚30余米,其洞形如门,故称“天门”。1999年,世界特技飞行大师架机穿越天门洞,在全球引发了轰动效应,收看现场直播的观众达到8亿之多。 

  借   清.田荣《天漕飞瀑》  
  天山孤高从山低,绿树朱崖白云齐。
  六月天漕飞瀑布,倒泻银河出仙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