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在绵亘的土坡上扭摆着前行,沿途弥目的土黄色,犹如一杯黄连水,怕了,更看腻了。临近定西市,山峦一改单调的妆容,穿上了梯田的裙摆,倒真是让我惊诧不已。短暂的兴奋之后,我们再次跌入漫漫黄土的包围之中。驱车两小时,我们终于赶到陇西县。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样深远地影响着这个小城市。陇西县的城市建设水平和国内一般县城并无差别。商品同样琳琅满目,逛街也需接踵摩肩,高楼亦是拔地而起,似乎真个甩掉了穷帽子。但眼科基本医疗水平却不高,我们正是特地来帮扶他们开展白内障手术的。
虽然陇西县的眼科医疗水平不高,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它们的一个卫生院居然成了整个县城的眼科医疗中心,这恐怕在国内是少有的。诚然,眼科一直是大医院的附属科室,而小医院又苦于缺乏设备无法开展,但陇西县卫生院却能够大胆开展眼科医疗服务,并正式更名为陇西县眼科医院。除了眼科,该院还设有妇产科,儿科,内科和外科。我们首先到眼科看了一下。十几个眼科病人正在候诊,基本的眼科设备一应俱全。简单寒暄之后,我们就直接来到手术室准备开始手术了。

卫生院的手术室非常简陋。门口的一个破纸篓里,一团团鲜血淋漓的纱布让人皱眉。推开“肃静”二字的大门,眼前的世界却怎么也“肃”不起来。门边一个满是尘埃的桌子上,各种用完的物品杂乱地堆在一起。以至于手术病人每每推出来的时候,经常刮下来一些东西,让人难以想象这里竟然相当于手术室的半限制区了。病人和家属出出进进,此时的手术室大门毫无戒备可言,简直是半开放式办公。右手边第二个房间就是医生的更衣室,男女共用。拖鞋非常脏,各种换下的衣服堆在一角,用过的帽子口罩塞了一篓子。穿上鞋套和拖鞋,换好衣服,YZ就去刷手了,而我直接进入手术室。手术室一共两间。外间显然是为了外科手术准备的,比较大;内间则小一些,是眼科的手术室。当天手术室根本没烧暖气,我没脱毛衣都觉得后脊梁骨瑟瑟冷风,更别说主刀YZ了。只穿手术服的他,一边手术一边抱怨,最后该院终于临时找来一个电暖风,化解了窘境。我们配合得非常默契。一上午就做了10台手术。有一个细节一直萦绕我心:它们手术床上的铺单经过几台手术之后,被压得皱皱巴巴也无人整理。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伸手帮忙整理,不料将这“年久失修”的糟布拽了一个大口子。唉,如此的手术室,却也能够为了当地的百姓送去光明。冰冷的手术室里,除了那个热气腾腾的电暖风,就是光明在燃烧了。





下午直接去定西市某市级医院做手术。让我瞠目结舌的是,他们的手术显微镜满是灰尘,手术室狭小,人员的配合糟糕,这一切竟然还不如一个县级卫生院的眼科水平。YZ干脆直接帮他们来了一次大扫除。而我对他们提前打开手术包的行为非常不解。狭小的手术室,经过我们的术前准备之后,室内肯定会有很多灰尘,他们的无菌观念真是太差了。我相信这也是西北城市眼科现状的缩影,或者说是他们手术室的缩影。无菌观念不应因为设备的简陋就不重视了,这是关乎病人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希望他们早点改进。
回来的时候已经晚上8点钟了,我们直接去了阿西亚羊羔肉美餐了一顿。东乡族的羊羔肉非常肥美,一点也不膻,再配上富有嚼劲的粗粉条,非常好吃。他们的土豆片富含淀粉,口感也不错。

当天的总体印象是两点:一是吃惊,惊讶于基层的医疗水平之低;二是欣喜,至少让我看到了基层的眼科还在不断发展中。我相信这好比星星之火,眼科服务必定遍地开花,为千千万万的眼病患者送去光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