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眸子里的故事》之《苦练童子功》
蠹虫·黄牛
最近杏林这几篇博文简直成了祥林嫂式的倾诉。用台州话形容是很“嚼腻”(音译,意思是絮叨)。不知不觉居然“嚼”了洋洋洒洒几千字,也该腻烦了。“嚼腻”过后,嘴巴快活了一点,却无实际意义。所以从今开始准备收收心,好好练习我的童子功。
有人说一个医生要想能够独挡一面至少需要十年的磨砺。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这句话的正确性了。读书20载,今天终于实现了我的梦想,成为一名白衣天使,而且还是给人们带来光明的天使。这神圣而光荣的责任迫使我必须尽快摒弃抱怨和懒散,全身心投入到眼科的临床工作中。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我那松弛了三年的弓也该再次张紧了。虽然研究生三年自己玩心过盛,荒废了不少时光,但是我并不觉得后悔,就当养精蓄锐或是劳逸结合了。从今天开始一个蛰伏了三年的蠹虫将再次横空出世,蓄势待发。此话并非妄言,最近我特爱看书。正是应了那句老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好在自己意识得早,没到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地步。争取利用这几年住院医的时光,多啃几本书,我为自己鼓劲!!!
饱尝医书,方知医学的快乐,仿佛一下子找回了初涉医学的那种兴奋感。蠹虫的生活也并非想象的那样枯燥啊~晚上像只蠹虫,狂啃书本;白天可就要像一只任劳任怨的黄牛,狂啃病历了。最近对医院的流程和系统越来越熟悉了,书写病历不再是我的负担。而且我这匹“黄牛”还练就了一手好的打字速度。写病历自然不在话下。
有个医生风趣地说,现代社会一个成功的医生应该是个艺术家(手术要做得完美),打字员(打字要快),文字秘书(能够组织好病历中的每一句话),演说家(能把自己会的东西说出来),老师(要把自己的东西传下去)......看来自己距离这些还有很大差距啊,所以继续我的“日牛夜蠹”生活,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功夫练好。说不定有朝一日,咱也有功夫熊猫那么牛气!
毕业时,导师送给我的六个字就是“少说话,多做事”。多么简单的六字箴言啊,试问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做到呢?先将自己定位为蠹虫和黄牛,一声不吭,做好本职工作,童子功迟早有练成之日,你说对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