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眸子里的故事》之《苦练童子功》
坐陪·看客
有的时候,我很羡慕一同进科的本科生WY。她每天都很开心,少有抱怨。不像我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就会一改平素的开朗而怏怏不乐。同事EH形容她是“很傻很天真”。其实我知道她开心的理由不过是现在能够自食其力了。虽然待遇菲薄,但仍感知足。另外,很多知识,尤其是手术操作的东西对她来说都是新的东西。她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未来慢慢地描画。
而我不同,不是说我读了研就了不起。只是我想要的东西变了,需要的东西也变了。
记得刚来的时候,每天晚上做梦都是做手术。因为那些手术步骤我早已烂熟于心,只想找到一个机会亲手实践一下。望着手术台上的主刀,我竟然觉得自己是那样的渺小,这种感觉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是老师们主刀,而我那时还是学生,我只要做好份内的事就够了。而现在都是医生,而他是主刀,我是助手,一个擦血打水递器械的助手。我分明地感受到我们之间的差距在一点点的拉大,这种感觉让我惶恐不安。
倒是WY对此很坦然,她说自己的终极目标是做好胬肉(一个眼表的小手术)。但是想想几年后我还是象今天这样,只是一个“看客”或是“坐陪”,或是胜任了WY的终极目标,我的操作能力将没有得到本质意义上的提高。
主任的手术做得很棒,一人就独揽了科室60%多的手术量。两个首席和一个主治医生做下了其余的手术。我们住院医生就只有写病历,做助手的份了。一天上午,我先陪首席做了个胬肉,然后陪主任做了个PHACO,后来又陪主治做了个ECCE。整个上午我就是一个“三陪”,陪这三个人完成手术。
记得一次手术后效果不是很理想。病人一口咬定就是我给他做的手术。“他坐台,我坐陪,你要搞清主次!”我在心中怒吼。医生就是这样,先要当好一个“看客”,看着主刀是如何游刃有余,亦或化险为夷,然后把这些东西慢慢消化理解。我觉得我的消化能力还不错啊,只是机会少了点,而且现在医疗市场这么恶劣,就是真给我机会,我也得三思而后行。
我承认眼科的“坐陪”总要比大外科的“站陪”要舒服得多,这种看客的生活是每个医生的必由之路,但是随着病人要求的提高,年轻医生的看客生活在无情的延长。只能让时光快速的消逝,让我老上几岁。看来青春在医疗行业真的就这么不值钱,呜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