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求职进行时(十五)

(2008-03-08 19:50:30)
标签:

杂谈

合肥

逍遥津

包公

找工作

报名费

安徽

李鸿章

分类: 日记
<<眸子里的故事>>之<<求职进行时>>
200662215185307.jpg
                                      鬼使神差
    正当我在大连和台州之间举棋不定之际,在2月的最后一天晚上我收到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面试通知.前几天同学H就告诉我她收到了这家医院的面试通知,把我羡慕坏了。你若问我为何如此激动,省会城市,又是直接附属的医院,据说还要建成3000张病床的超大规模。3000张啊?试问全中国有几家?你说我能不兴奋,能不激动吗?
   赶紧上网,才知道原来医院还没建好。但是据说年底就可以运营了。这是安徽省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将来省政府就会迁到这个毗邻巢湖兴建的开发区.他们更是夸下海口说要把它打造成"立足本区,面向全省,辐射中部"的特级三甲医院.既然机会垂青于我,我就赶紧和同学H一起买了3号去合肥的火车票。长沙到合肥虽然直线距离不远,但是坐火车还是不太方便。春运过去了,可是我还是被迫从长沙一路站到了汉口,然后在4号当晚坐上了前往合肥的火车。我们所坐的车厢基本上都是民工.他们无所顾忌的脱鞋晾脚,或是在车厢内吸烟。整个车厢的空气让人窒息.我实在忍无可忍了,几番理论也没人理睬。好在终于到了凌晨,这些讨厌的家伙才收敛收敛,一个个歪歪斜斜地睡着了。而我靠窗的座位,到处漏风,冻得我无法入睡.就这样几番朦胧忍到了早上六点,也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安徽省省会合肥。
   一下车,猝不及防的寒风把我吹得立刻清醒起来。开始睁大眼睛审视这个在同学和朋友眼中并不出众的城市。合肥是安徽的省会,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巢湖之滨(巢湖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又称"庐州".合肥的火车站的标志性建筑很特别,从远处看去像个金字塔。车站广场外并没有像大多数城市那样被高楼大厦所荫庇,显得格外空旷。吃过早餐后我就和H坐着公交车陆续会合了一群安徽的校友W,L和S,一道去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报到。
   公交车沿着宽阔笔直的马路前行,两边虽然没有摩天的高楼,但是鳞次栉比的楼宇也是随处可见.如此体面的街景显然都是斥资打造的.一排排大大的“拆”字,一处处即成的天桥,证明了当地政府的一句话:"实现合肥跨越式发展."一片方兴未艾的景象,看得人心里舒畅多了,感觉合肥并非众人眼中的贫穷之地,还是有发展前景的.大概十分钟就到达了位于繁华地段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一起交钱报了名.要说这报名费,就觉得蹊跷和不解,怎么来说也是当地有名的医院,竟然勒索每人100元,还美其名曰报名费.我呸!哪规定你要收的?收的时候怎么蹑手蹑脚地?还不给我们发票,郁闷~郁闷归郁闷,赶紧看看朝思暮想的医院去.在W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前往心中的医院进行考察。乘公交径直前行了半个小时,就到达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新院部(中心医院)的工地。不到不知道,一到吓一跳!不是说年底就能营业吗?怎么刚建好一个地基?不是说计划建设超大规模的医院吗?那周围怎么还是一片荒凉啊?没有居民哪来的病人啊?一个个问号不断地在我脑中闪现。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地政府确实还是支持这里的建设,当地三所不错的学校都已经在它的对面开课了。这里将来应当不错,至少都是开发区,路宽环境也好。但是医生是虚荣不起的,新医院没有十年八年的怎么能发展起来。我这不是拿自己人生最关键的时刻来赌吗?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和几个同窗决定要回报名费,就当来这旅游了。我可不想拿钱砸在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上。
    等返回医院本部的时候,一看报名人数已经140多人了.苍天啊,还有这么多傻子往里砸钱啊.那人事科的老师乐不可支的样子让人生厌.我和同学以广州医院让我们过去签约为由要回了钱.准备在合肥玩两天就走.
  4日晚上和校友L一起逛了一下市府广场附近的步行街.合肥的步行街很宽也很长,除了商铺外,还有很多娱乐场所和酒店.古迹明教寺和李鸿章故居恰巧位于街旁,给这繁华浮躁的都市文明增添了一点人文的气息.相似的是,广州的步行街上就有用玻璃罩着的古道,古今合壁,岂不妙哉!不过这里的人气显然没有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和长沙黄兴路步行街的人气高,不是很热闹.
  5日上午买票回来就独自一人游玩了逍遥津公园.和大多数公园一样亭台楼榭一应具全,但是这里在遥远的历史上却是三国的古战场.如今早已硝烟散尽,留下了只有当年大败吴军的魏将张辽的衣冠冢了.正是因为这个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合肥拥有了"三国故地"的美誉.
  5日晚上去了校友W的家睡了一晚,并计划着翌日等他面试完毕一起去植物园赏梅.要说这个校友,以前在学校只是认识而已.这次来合肥多亏他的关照.所以对于这次合肥之行,虽然有违我求职的初衷,但是始终没觉得后悔,认识了这么多安徽人(校友W,L和S).觉得他们都很淳朴,也很热情.正是在他们的招待下,我吃到了地锅鸡,炒驴皮,鲫鱼蒸蛋,芦蒿炒咸肉等美食.
  6日一早就飘起了蒙蒙细雨,我先独自游览了一下李鸿章故居.对于这个人物,以前在历史课本上学过,但是只是知道他主张洋务运动,签定了辛丑条约.在我的印象中好象是个坏蛋.门票半价只有10元,还借光跟着讲解员一块参观,很划算呀~经过了解,其实李鸿章的家族到现在也是个显赫的家族,他们旁系的后人中还有张爱玲和冯巩,呵呵,有意思.而李本人更是当年的进士,全国第二十五名.曾国藩曾十分器重他,他也不负众望开展洋务运动,大力发展近代中国的工业和科技,创立了淮军,把詹天佑等人派到国外留学.但是古稀之年的他也是无力挽回晚清的颓败之势,被迫与列强签定不平等条约.看来是个好人,只是生不逢时,命蹇时乖罢了!
  6日中午因为天气原因,赏梅计划被迫流产.就和校友W,H和S冒着小雨信步来到位于包河旁的包公祠.其实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包公原来是合肥人,在开封工作.所以合肥又有"包拯家乡"的美誉.包河其实是个湖泊,当年老包的"别墅"就坐落于此.落叶归根,包公的坟墓也在园内.园内水面上回廊,拱桥,亭台相映成趣.我们在高大的拱桥上照了很多创意十足的照片,以后贴上来给博友们看看.
  6日下午,我们就去了家乐福和CBD购物广场,这里倒是很热闹.晚上九点多我和校友S就一起乘火车离开了合肥.7日下午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寝室的时候,室友们热乎的饭菜让我立刻相信了那句话:"在外千好万好,不如家好啊!"  
  "鬼使神差"的合肥之旅让我真地不想再胡乱跑了.合肥也给我留下"路宽消费低,人好美女少"的总体印象.下周一就到了我最后抉择的时刻了,如果大连再没消息,我就乖乖签台州吧.
  最后捎去我最诚挚的祝福:希望同学们都能找到一个称心的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