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眸子里的故事》之《医生初体验》
急诊初体验
练好了“童子功”,终于可以独自上战场了。用我们北方话那叫:“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但是这一遛就遛到急诊室去了。虽然学医多年,什么世面都见过。但是一想起急诊室那就是一连串的形容词:命悬一线,千钧一发,刻不容缓,争分夺秒......想起这些,不禁让我头皮发麻,打起冷颤。
清清楚楚地记得第一次值急诊班是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以前的博文是这样形容我当时紧张的心情的:
“我早早地来到急诊室,熟悉了一下环境.然后就躺在床上,准备先睡上一觉.然而,心里的紧张和不安是难以平静的.生怕来个病人自己处理不了.越是担心越是辗转反侧.更可气的是大中午的,总是有些人不合时宜地给我发来短信,使我的睡欲荡然无存.中午的饕餮盛宴---酸辣鸡杂,也在这个时候找胃的麻烦,烧的胃部隐隐作痛.都怪我贪吃的嘴巴!我抱怨着,谛听着门外匆忙的脚步声,家属们的哭喊声,病人们的呻吟声......生怕有这么一个声音,震颤我的鼓膜.那就是铛铛的敲门声.因为它将意味着我必定一跃而起,将患者搀入房内,感同身受的询问,然后手忙脚乱地给予相应的处理......浮想联翩,给我的苦头注定是剥夺了我美美的午觉.我不得不坐起来,洗了一下脸,然后穿上白衣,在镜子前审视着自己究竟象不象个饱经沧桑的老教授.然而,无情的现实骗不了别人,自己的年轻在那摆着呢,怎么看也不象个有经验的医生.为了增加可信度,我弄了一个老成的发型,但是总感觉有点生搬硬套似的.发型似乎没有给我加分,反倒减少了我的灵气.于是又把发型搞回原形,然后端坐下来等着病人的到来.突然,一个声音传来.我的心跳立即加速,作好成熟状回眸一看.妈的!原来是打扫卫生的工人来收垃圾了.我刚才那魅力十足的成熟状立即幻化成了苦笑状了,心跳也减慢下来......
”
现在看起来,自己都会发笑的。可当时的确是这样的状态。但是真正考验我们的不是独立接诊病人,而是清创缝合。我当时最怕这个了。
结果第一个需要缝合的就是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孩子根本就不听话,必须让他的父母按在床上,还老是动来动去的。我就是在那种紧张的情况下,在患者极其不配合的情况下完成了我的清创缝合处女作.当我汗涔涔地走下急诊手术台的时候,虽然满身的疲惫,但还是很满意自己的操作的。自己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必须平静自己的心态,迎难而上,最后就会成功。
就这样,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难处理的情况,自己处理的都游刃有余。时间确实会让一个人成熟起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