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看朋友给我的评论.确实觉得也有一些落下的东西.还有一些需要改正的东西.所以今天就决定再写一篇关于这种题材的文章.
(一)美人鱼----又名"儒艮"
给人无限遐想的美人鱼原来是丑陋无比的儒艮,相信会另很多人大跌眼镜吧.其实,我早就知道美人鱼不美.小时侯爸爸给我买过一套科普读物<<五花八门>>,在那里就有相关的介绍.那么美人鱼属于什么动物呢?它实际上是一种哺乳动物,有的地方渔民也叫它海牛.那么为什么叫它美人鱼呢?我特意在互联网上搜索了相关的知识,在这给大家介绍一下:
据考证,最早关于美人鱼的记载源于海员们的航海日志,讲述他们在往返欧美大陆的漫长海上行旅中,不止一次看到美人鱼跃出水面,怀抱婴儿哺乳.学者们认为,这很可能是缘于对儒艮哺乳的误解。作为哺乳动物的儒艮,雌性前胸有一对乳房,哺乳时怀抱幼仔,露出海面喂奶,远远看去好像妇人抱着孩子一样,这便是被误为人鱼的原因。
(二)鲎鱼---又名"两公婆","丑八怪"(鲎,读音为hòu)
据说这是一种有3亿年历史的活化石,身上流淌着珍贵的蓝色血液。许多科学家深深地为之着迷.另外它可使用,并且具有很高的仿生学价值.鲎属于低等无脊椎动物种类中的节肢类动物,远在数亿年前的志留纪就出现了。虽然有人将其称为鲎鱼,但它不是鱼。
(三)蠹鱼---又名"衣鱼","书鱼"
说起蠹鱼人们都不陌生,其实它就是我上文讲的衣鱼.关于蠹鱼的的词汇有很多.比如熟悉的就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古人也说过:“今日开箧看,蠹鱼损文字。”也正以为如此,古人就借着这种以纸为故乡,以书为桃源的昆虫,来喻指那些嗜书如命的人。所以民国年间有本关于买书的随笔集,就叫《蠹鱼篇》。现在蠹鱼既可以指爱书狂,也可以指考据癖患者.袁枚就曾将考据家贬为“读书不知味”的蠹鱼.
(四)木鱼---显然这不可能是鱼了
木鱼,打击乐器。原为佛教“梵吹”(宗教歌曲)的伴奏乐器。明王折《三才图会》:“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今释氏之赞梵吹皆用之”。清代以来流行于民间。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木鱼是广东地区曲艺“木鱼歌”的击节乐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