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海揽波-《扁鹊心书》

(2011-05-01 19:19:11)
标签:

杂谈

分类: 杏林园地

http://s14/middle/4a884d1dga23534116f6d&690

    此书学界一直评论为窦才的伪书,近来火神派比较红,所以此书也在市面浮出,在新华书店买来,翻读。《扁鹊心书》一重艾灸,动则上百壮,多取命门、关元之类,补阳
;其二,丹药。雄黄、雌黄、硫磺,姜附桂比比皆是;第三是附子。卷中卷下分列诸病,皆重扶阳,大辛大热之品,治疗百病。颇有火神之风,艾灸、丹药加附子的燎原之势,推山倒海。此书的治病方法,可能真是有扁鹊时代的意味,如此便重意更多。

*内容提要

《扁鹊心书》包括上、中、下3卷及神方1卷,由南宋绍兴年间开州巡检窦材集录。本书刊行后,经清代胡珏参论,复经清代王琦校勘。书中以《内经》为医学准绳,上卷论经络、治法、虚实、缓急、禁忌、灸法等;中、下卷论述伤寒和内、外、妇、儿各科杂病的病因、病理、病变及治疗。书末附有神方1卷,载90余方,分别介绍其组成、功用及用法等。书中强调保扶阳气,力戒寒凉,首重灼艾,次重饵药,其次重附子。曾言:“阴气未消终是死,阳精若在必长生”。所制使患者忍耐艾灼之痛的睡圣散,是以曼陀罗花为主药的中药麻醉方,历来为后世医家所重视。本书是研究中医理论与临床,探讨温补、艾灸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
*扁鹊心书》是一本伪书吗?

 

中医界对《扁鹊心书》一书是否是伪书一直争论不休。任应秋先生在《中医书籍提要》一书中提到:……系窦材之作,而为“明以后人所乱”。何绍奇先生则直谓乃明末清初崇尚温补的无名医辈的托名之作。《扁鹊心书》书后琢崖云:“窦氏材生于宋之中叶,而书中有河间丹溪遗讹后世之语,又钟乳粉方下,訾丹溪“多服发渴淋”之说为谬,又言制法见时珍《本草》,何缘举元明人之书而及之,其为后人增益无疑,兼知是编非窦氏原本矣。”书中有些字句显系后人所加,但还不能断定全书就是后人托名所撰。本人此次点校细读原文,于神方金液丹条下发现如下字样:余幼得王氏《博济方》云……即窦材自述年轻时曾得到《博济方》一书。考《博济方》一书刊于北宋庆历7年(1047),作者是太原人王衮。业内一般认为此书刊行后不久即毁于兵火战乱,久已失传,但在北宋的各种书目中仍可看到对其的记录。1047年距离1146年《扁鹊心书》成书约百年,距窦材幼时更在五、六十年内,所以窦材是完全有可能见到此书的。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博济方》一书是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部分方子重编成书的。查阅《四库全书•博济方》系乾隆46年(公元1781年)辑录成书,而《扁鹊心书》王琦刊刻于清乾隆乙酉(1765),这里有个时间先后问题,我想这个细节应该能够推翻《扁鹊心书》是明末清初人托名之作。最后我还是认同任应秋先生的观点,即今天我们看到的《扁鹊心书》是宋人窦材所作(但决非窦氏原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红花沫》
后一篇:琴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