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红酒暴利之旅
(2012-03-23 13:16:10)
标签:
陌客揭秘红酒暴利拉菲河北昌黎山东烟台腐败杂谈 |
分类: 报道 |
|
||||
揭秘红酒暴利之旅 进口15元/瓶 零售562元/瓶 近期,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浙江境内随机选择的一个口岸调查发现,进口到中国的红酒呈现“身价倍增”的现象。口岸均价仅为15元的进口红酒,在国内零售市场上平均价格高达562元。进口红酒价格为何飙涨?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三级跳” 到岸价15元,批发价312元,售价562元 调查的确切数据显示,该口岸2011年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罗马尼亚、黑山等5个国家总计进口红酒42个批次,共40万升,总值117万美元。以750毫升一瓶计算,每瓶平均口岸价约为2.1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元。 而在该口岸批发市场,抽查的威邦帝国、皇家庄园、约贝拉庄园等73种不同规格进口红酒,平均批发价为312.04元/750ML。在当地零售市场,这73种红酒平均零售价为562.12元/750ML。根据以上数字简单计算即可得知,进口红酒批发价约为口岸价的20倍,零售均价约为口岸均价的37.5倍,零售均价是批发均价的1.8倍。 就算在葡萄酒知名的法国,当地人又在喝多贵的酒呢?记者在巴黎一家葡萄酒专营店随机采访了三位当地市民,他们说,法国人日常饮用的葡萄酒价格在3欧元至10欧元不等,如果送贵客或者是最好的朋友,“20欧元的葡萄酒已经是最贵的了”。 根据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某口岸的调查,其间批零价最高的进口葡萄酒品牌为皇家庄园2004经典珍藏干红,其批零价分别为2188元和5470元。
同在该口岸的批零市场,国产葡萄酒的“身价”则显得逊色不少,工商部门抽查的张裕、威龙、长城等57种国产红酒,平均批发价为60.21元,平均零售价为90.68元。其中,最高批零价的国产品牌是张裕特选级卡斯特庄园,其批零价分别为320元和486元。 太震惊 国内九成“拉菲”是假货
一瓶进口红酒到岸价15元卖562元,这还不是最过分的。著名的红酒品牌拉菲,在其产地法国每年的产量总共只有24万瓶,进口到中国的不过5万瓶,可国内每年拉菲的销售量却达到200万瓶。也就是说国内的拉菲97.5%都是假的。 据业内人士估算,中国一年消耗拉菲数量高达200万瓶,差不多是拉菲10年的总产量。多出来的上百万瓶“拉菲”究竟从哪里来的?浙江省工商局查处的一桩案件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在今年2月,浙江省工商局查处了义乌市程盛副食品商行经销裸装葡萄酒一案。据了解,程盛商行老板分别从河北昌黎、山东烟台购入了大量裸瓶葡萄酒,又在香港注册了“法国拉菲葡萄酒(香港)有限公司、法国皇家卡斯特庄园有限公司”等两家销售公司,然后再将自行印刷的这两家空壳公司的标签贴在裸瓶上,使国产酒摇身变成了名牌酒。 浙江省工商局经检处处长潘炜告诉记者,工商部门在这家公司20多平方米的店面内查获裸装葡萄酒5397瓶,但各类商标标签却高达42万多套,意味着可以造假42万瓶“洋酒”。潘炜说:“我们专门到河北昌黎调查,当地人称,这种裸瓶装的葡萄酒一滴葡萄汁都没有,全是化工原料勾兑的。” 浙江工商部门认为,当前我国进口红酒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傍名牌”,“拉菲”和“卡斯特”是被傍得最多的品牌。仅“LAFITE”,就发现有“大拉菲”“拉菲正牌”“拉菲副牌”“拉菲传奇”等上百个品牌。“CASTEL”也一样,甚至有经营者别出心裁地将“LAFITE”“CASTEL”直接拼凑成“卡斯特拉斐”虚假品牌。这些假品牌酒,其中不乏“没有一滴葡萄汁”的化工原料浆汁。 缺监管 “多管不齐下 拿枪不见鸟” 据统计,2011年美国消费红酒最多,37亿瓶,中国的消费量位于世界第五。但是在2020年,中国对葡萄酒的消费将成为世界第一。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进口红酒乱象将扰乱我国酒类市场。 “红酒市场乱象之多,让我们监管者脸红。”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表示,当前我国红酒市场存在“多管不齐下,拿枪不见鸟,守株来待兔,忙坏3·15”的情形,亟待相关部门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理顺。 “一个拉菲空瓶都可卖到2000元高价的畸形现象不能长期存在于我们的市场里。”郑宇民说,当前商务部门、工商部门、质检部门等都有权力监管红酒市场,但各个环节的衔接还存在疏漏,而且缺乏专业知识,监管不到位,所以总是在“3·15”前后搞集中式、运动式打击,这对于消费者上亿的庞大市场而言,显然不够。 据新华社3月16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