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以国家的名义野蛮

(2009-01-14 09:04:24)
标签:

国家名义

野蛮

陌客

张芬

张绍友

宣布无罪

杂谈

分类: 娱乐、杂谈

         不要以国家的名义野蛮

  真凶露面使得冤案昭雪,这样的故事,不知还要读到多少。

 

  1月9日,《武汉晚报》又独家报道一个平冤故事。事发河南周口市,1999年12月2日,22岁的农村女医生张芬被人杀死,张芬的叔叔张绍友被作为凶手抓捕,一审被判死刑,二审改判死缓。2008年4月23日,真凶落网。2008年12月25日,张绍友被宣布无罪。

 

  这个案子的报道中,有张绍友“身体饱受摧残”、“身心饱受创伤”的描述。这样的描述令人感到蹊跷。一个人蒙受冤狱,心理饱受创伤、饱受摧残,是很自然的,但身体为什么也要饱受创伤、饱受摧残?

 

  无论在侦查、审讯还是服刑期间,人不应该遭受肉刑,这早已写在中国的法律上。但现在,几乎每次有冤案出现,我们就会知道蒙冤的人遭受了“身心创伤”。而那些没有冤枉的案子里面,当事人是否也遭受了身体的创伤,我们就不太知道了。大概,这些案子里面的当事人是否遭受身体创伤,我们是不太关心的,或者,他们遭受身体上的一些创伤,我们会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好像他们身体的创伤,可以作为一种惩罚。

 

  冤案当事人的遭遇,向我们透露了一个秘密,那就是肉体创伤在司法过程中可能并不少见。

 

  按照过去的认识,司法机关打击犯罪,是要维护秩序,并完成对犯人的改造,肉体摧残将要把人改造成什么样子呢?现在,人们知道司法是恢复正义,肉体摧残不是正义的体现。现代司法是文明的、人道的设施,肉体摧残与文明、人道背道而驰。司法是一种国家制度,对当事人的肉体摧折是野蛮的、非法的,却以国家名义施之于当事人。

 

  也许,在司法过程中,肉体摧折的水平,与认罪态度有所关联,越是爽快地认罪,越是可以少受肉体折磨。这样,从受创伤的人数来看,情况似乎会稍稍令人有所安慰一些,可能会有很多抓对了的人因为坦承犯罪事实而少受肉体的创伤。但是,如果情况真是这样,岂不是越是抓猎了的人,就越要受到身体创伤,越是真正的无罪就越会受肉体摧折吗?

 

  一个农民蒙受杀人冤案9年,因真凶落网而等到无罪宣判,但此时他因“身体饱受摧残”,“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论怎样的严谨,办案总存在一个差错率,冤案或许终究是难以绝迹的,但当事人“身体饱受摧残”应当绝迹。

 

  真正的罪犯不能免受肉体摧残,冤案当事人也不能免于身体的创伤。清除司法中的肉体摧残,不只是为着冤案当事人能够健康地等到平反时刻,更重要的是让国家走向人道和文明的轨道。司法中有暴戾的成分,社会就不会有恒定的温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