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会有些莫名的感叹,如今太多的人和事总能带给自己微笑,疼痛,隐忍,无奈等很多感受。所有的感觉都可以随着自己平时的思绪旋转,然后飘散在夜里,唯有我可以再次看到自己才能明白的苦涩与那份无奈。这也是为什么自己在晚上才能静下心来写东西。
今晚一室友问我,生活是什么?心里想想,生活其实有很多概念。因人而异的吧。室友说生活是柴米油盐,老婆孩子。一时间自己想概括一下自己所认为的生活是什么?却不知如何说起。不知道我如今经历的这个阶段是不是人生当中必须体验的?因为毕业的关系,身边时刻被伤感缠绕着,想暂时拿掉也不行。有点讨厌这样的伤感,不喜欢有这样的感触。时间如沙粒握在手心一般,抓的越紧流失的越快。
在很多事情都结束后,回个头看看自己,那份敏感中又不缺乏自我安慰与调节心态,其实自己内心是很没安全感的。就好像不喜欢那人的电话时不时骚扰她。尽管已经努力让自己看开点,不关她的事。但通常在快要忘记的时候再突然冒出那人的电话来,真的让人很反感。只不过自己的脾气里面忍让和看淡要多一点。无论何时都不该让她受到自己那份敏感的牵连,也不应该对她有太多的要求,只是想,她应该是开心的才对。
平时和周围的人调侃时候说过,做人不要太好,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忍让的,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能释怀的,所以自己以后要做一个稍微坏点的人。但是那些所谓的“好人”与“坏人”又该怎么分的清楚呢?当然自己所说的“坏人”并非是“大坏蛋”的那种呢。我们所说的“稍微坏点的人”就是应该去争取,去计较身边的人和事吗?想了想,自己还是比较适合做回好人了,因为这样自己才真实点,不必太累着。无所谓那些生活中零零碎碎的小事吧。
觉得人与之间的沟通这里面学问挺大的,不一定沟通会那么的顺利。道理谁都会讲,只是不见得谁都会明白。大脑都会去思考,只是不见得谁都能相通呢。有些事谁都经历,,只是大部分人都不会与谁用共同的心态面对。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和理解自己的感受,自己也未必每次都那么容易去理解透别人的想法。
有些人能在文字里发泄或者抒发感情,而自己是在文字里心疼,为所写到的人,也为自己。无论自己有再多的感叹,至少那份感受是很真实存在的。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巨大的。“乌托邦”终究也只能出现在每个人的内心里,无法进入现实中来。虽然自己也曾去抱怨过某些现实,到最后当自己发现能学会去调整自己心态的时候,这也是个不错的进步,算是成长吗?既然人活着就应该快乐多一点,无奈的事情看淡些,过去的事情总会过去,未曾过去的事情也迟早会有一个结果,无论自己再怎么去烦心,还是要到最后去面对现实。生活必须还得继续,时间长了习惯中自然也成了一种洒脱。
“这世界还很美,看我们选择什么视野。”微笑中夹杂些许疼痛,完整中也有一些零碎的片段,苦涩与甜美,整齐与凌乱,这就是生活带给我们的感知。其实生活是一种态度,就看自己是怎么个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