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删改《三字经》是一场闹剧

(2011-01-12 22:51:50)
标签:

阿勇

教育

《三字经》

删改

抗生素

分类: 杂感

       文/阿勇

 

 

    自从钱文忠教授在央视10套《百家讲坛》解读《三字经》以后,引起社会各界极大的反响,有些地方掀起学习《三字经》的高潮;也有许多学者对现代学习《三字经》提出质疑,认为《三字经》是儒家的糟粕,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太out,应该摒弃它;也有如山东等地走中庸之道,对其进行删改,如“昔孟母、择邻处”等是含有歧视的意思,应给予删改。一时之间,删改之风大刮: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也是不合时宜的句子,有误导孩子之嫌疑。应该处以极刑,理应删去。

    提出这些“宝贵意见”不乏中国当代的教育家和社会学者。看到这些消息,阿勇只能苦笑,同时也不由自主的想起来“焚书坑儒”的典故来,秦始皇为了高度统治,不许百姓有异心、非分之想,制造了历史最愚蠢、最疯狂的事件,秦始皇至秦二世就宣告灭亡。时至今日21世纪,科学、文化、资讯高度发达时代,居然再有人有如此杞人忧天的想法,实在是贻笑大方。

    《易经》里说明世间宇宙有阴也有阳,一本著作或是一种文化肯定有精华也有糟粕。观念没有绝对的错与对,过去的对放在今天不一定行得通,今天认为对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被证明是错的。《三字经》里面的内容同样也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对于传统文化要继承的批判,要取之精华,弃其糟粕才是。不能由于某些人认为是错的观点而删去古贤人的心血。世间如果没有坏人哪有好人,没有错哪有对,问题看我们要怎么对待!

    我们在指导后辈学习的时候要给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悟。我们不能对我们下一代没有心,他们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傻,相反,他们比我们想象中要聪明,要有智慧。

    写到这里,我突然间想起我国滥用抗生素而造成的后果。由于我们过分依赖抗生素,生点小病就用最好的抗生素,结果造成许多病菌有耐药性而让医学界束手无措。道法自然,万物相生相克,我们想把世界所有的病菌都杀死,结果进化更厉害的病菌。因为有了抗生素,我们的体质改变了,不是改变的更强壮,而是更脆弱。而现在为了怕孩子按照书中所教学会而变坏,我们要删改了历史经典中的所谓的“糟粕”,以后我们的孩子只知道所谓的“对”,根本不知道时间还有“错”,这样跟滥用抗生素没有什么两样,后续造成的后果也许是致命的。

    全球化必然是一种趋势,我们要让我们的后代能在世界中成为翘楚,我们不单要教给他们对的观点,也要让他们知道什么事错的,这样我们的后代才能辨明是非,才会成为强者。

    世界许多国家都成立“孔子学院”,都在学习我们老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都在学习汉语,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有人提出要删改观点,只有我们中国的学者在杞人忧天、在演闹剧!

    几十年的教育已经证明,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然而我们填鸭式的教育还在继续。听话才是好学生,不听话的都是不良分子。我们的孩子只会考分数,不会变通、缺乏创造力。老师给的就是标准答案,要的也是标准答案,不是参考答案,只能按那种标准答案,其他的答案都是错的。导致许多孩子已经没有自己的思维和自己的观点,失去创新能力。大学犹如工厂,批量生产出来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沦为农民工、穷二代,或乖乖听话到外资企业去赚微薄血汗钱,而那些不会考高分、不听话的老外则美滋滋的赚取剩余价值。

    教育大师季羡林临终前最担心就是我国的教育,因为老人家心里清楚中国的教育是失败的。所以,我们的学者、教育家要好好反省,别再继续演闹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