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古建筑 |
分类: 醉美古中国 |
这段时间看到不少报道,高平中村圆融寺前殿是新发现的早期建筑,正好来山西旅行,临时增加了一站,专程来到圆融寺
横穿中村的公路我走过多次,这一代古迹挺多的,东边有清化寺、羊头山、炎帝寝宫、炎帝中庙等,西边有长平之战遗址,然而那时并不知道村中还有座早期建筑,有点忽遇故人的惊喜
中村很大,进了村打听圆融寺,尽人皆知,几次问路后顺利在弯曲的小巷子里找到,庙宇已经荒废多时,残存的建筑状况都不好
圆融寺前殿面阔为三间,进深六架椽,有普拍方,原本是歇山顶建筑,后代改造为悬山顶,包了很厚的墙
只有前檐枓栱还露在外面,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均为四铺作单假昂,另加一道昂形耍头,类似的枓栱可参考泽州西顿济渎庙
少点文字,多点图片,大家自己看吧
平梁之上的蜀柱、叉手等构件时代较晚,或为后代改造所留
前殿的前檐和后檐各有一组石门砧,显示前殿曾作为山门使用,门砧上有线刻图案,贴近晋东南金代特征,存在门砧晚于大殿的可能性,无法确定始建即为山门
前殿的现状非常糟糕,屋顶塌了大洞,瓦作都酥了,全屋都是漏点,许多构件已明显腐朽,一座具备国保潜力的建筑,这样的状况让人担心能不能熬到那一天
圆融寺内看到三块碑刻,最早的是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为添置窗户隔扇立的碑,文中说圆融寺“其来久矣”,又说“金壁栋宇虽未有改也”,是说没有经过大的修整,似乎还没有发生歇山顶改悬山顶的事
前殿原为歇山顶,后改为悬山顶,还加了琉璃脊,改造时间或发生在清咸丰九年(1859年),庙内咸丰九年维修碑记载“历年来殿宇则遍为修补,阶院则重新砌铺,而栋宇焕然聿新矣”,这次修缮的资金来源是“四社人按地捐纳”
圆融寺的东朵殿原为关帝殿,清乾隆六年(1741年)改建为楼,称为春秋楼,碑刻尚存,2018年挂牌为高平市不可移动文物,老乡说挂牌时还没塌,近一两年彻底垮塌,木构件埋入土中腐朽得很快,现场看不到任何的处理措施,当地好赖也是有一级文保部门,不作为令人寒心
圆融寺的正殿早已塌毁,仅存台基和后檐的一点结构,能看到是没有用普拍方的,残存信息虽然不多,已能看出也是一座早期建筑,遇到一位大爷,小时候曾在庙里上学,那时正殿还在,看来塌毁在近几十年间
歇山顶改造成悬山顶,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长子法兴寺圆觉殿,歇山顶改成了悬山还是硬山,不过搬迁的时候又给改回来了,泽州西顿济渎庙也是歇山顶改成了悬山顶
虽然有不少后代修修补补的痕迹,前殿梁架及枓栱符合宋金时代的结构特征,这个年代了还能有新发现,是十分振奋人心的消息,乡村宝藏多呀,说不定还能找出个唐代来
后一篇:西汉帝陵的朝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