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2021-08-13 11:16:44)
标签:

史迹

分类: 出行记录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9月28日,今天要去湖南永州祁阳县的浯溪摩崖石刻,瞻仰颜真卿的作品《大唐中兴颂》,我以前写的文章中时常会提到颜真卿的这幅作品,还是头一次到原址看看,十分向往

浯溪摩崖石刻在浯溪汇入湘江处的山崖上,以《大唐中兴颂》为中心,留下许多历代题记,面积很大,现在建了整面的玻璃墙遮挡在后面,上到二楼还能无障碍观赏,不过视角有些奇特,从上往下看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大唐中兴颂在玻璃后面】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从上往下看】

《大唐中兴颂》的撰文者是元结,作于上元二年(761年),此时安史之乱已近尾声,唐朝重新取得优势,离全面复兴不远了,十年后好友颜真卿途径湖南,应邀书丹,留下传世名作

《大唐中兴颂》的字体很大,至今大部分仍然清晰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大唐中兴颂的文字】

刊刻三百年后,二十四岁的米芾途径这里,在一角题刻了小小的几行诗,又过了三十年,六十岁的黄庭坚来到这里欣赏颜真卿书法,在旁边刻下了长长的一篇赞颂文字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米芾题诗】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黄庭坚题记】

黄庭坚的题记幅面很大,一眼就能看到,而米芾的题记不好找,在众多的题记当中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不过这种事情也难找越有乐趣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米芾题诗的位置】

今年五月途径襄阳,特意到米芾的故居去看了看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襄阳米公祠】

元结有个内弟,就是出使南诏并在云南盐津石门关留下题记的袁滋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云南盐津袁滋的题记】

元结去世后安葬回了河南鲁山,其墓碑也是颜真卿撰写的,现在保存在鲁山县一所中学院内,元结字次山,这块碑也称为元次山碑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河南鲁山元次山碑】

在四川剑阁的鹤鸣山,还有一铺后代摹刻的大唐中兴颂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四川剑阁鹤鸣山后代刊刻的大唐中兴颂】

大唐中兴颂不远处的山崖上,刻有一铺《峿台铭》,也是元结撰文,以篆字刊刻,大约是在唐大历二年(767年)前后刻上去的,《峿台铭》旁边留下多则唐代游记,其中一则是开成五年(840年)卢钧留下的,官职是户部侍郎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元结峿台铭】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卢钧题记】

远在山西五台的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著名的唐代建筑,殿内四条大梁下留下了唐代建造时的题记,遗憾的是这些题记都没有年号,其中一条是“代州都督供军使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卢”,这条只有姓氏没有名字的题记推测是卢钧,卢钧开成三年(838年)调任代州,从峿台铭旁的题记可知两年后已任户部侍郎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

如果佛光寺梁下的题记真是卢钧的话,浯溪的游记将有助于搞清楚东大殿准确的建造年代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旁边的湘江】

晚上住永州


9月29日,永州的朝阳岩石刻主要是历代留下的摩崖题记,在潇水边一个很大的公园里,车停一端,朝阳岩在另一端,走了很远也没遇到人问路,怀疑是不是来错了地方,继续往前走吧,找不到就到另一端打个车回去

终于看到了文保碑,心存惊喜,再一抬头门锁着,旁边的告示牌上说有落石,不开放了,大喜大悲切换的有点快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永州朝阳岩】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有落石不开放了】

黄庭坚也曾拜访过朝阳岩:“下入朝阳岩,次山有铭镌。藓石破篆文,不辨瞿李袁”,“次山”就是元结,元结在这里也留下一篇题记,不过已经湮灭,现存的是清代重刻的,“翟李袁”指的是瞿令问、李阳冰和袁滋,都是唐代的篆书大家

潇水从这里向下数公里就汇入湘江了,真正的潇湘之地

柳宗元被贬永州时称门前的小溪为“愚溪”,就在朝阳岩不远处,是潇水的支流,沿着潇水步行一公里就能到,冬季来大概能看到柳宗元的《江雪》景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独钓寒江雪的地方】

愚溪安安静静流过,我这次的行程还计划去广西柳州看看柳宗元的墓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寻找愚溪】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柳宗元的愚溪】

柳宗元以自己为“愚”,是自暴自弃吗?显然不是,在永州时写的《愚溪对》表达了作者的胸襟,溪神托梦责问柳宗元为什么称其愚,从柳宗元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心中是充满斗志的


下午的行程是沿潇水向南,前往江华瑶族自治县的阳华岩,寻找元结留下的另一处题记,这段路有一百多公里,没有高速,国道207路况还好

阳华岩在城外数公里一座突出的石头山下,山脚下的岩石形成一道大大的凹陷,仿佛巨大的屋檐,题记就在屋檐下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阳华岩】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题记在“大屋檐下”】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阳华岩题记】

这里不是景区,也不收门票

《阳华岩铭》以篆字书写,书丹者是瞿令问,就是黄庭坚所说“瞿李袁”中的“瞿”,时任江华县令,是元结的下属。

2020年秋史迹旅行(六)大唐中兴颂、愚溪、阳华岩石刻
【《阳华岩铭》】

从祁阳浯溪到永州朝阳岩,再到江华阳华岩,都有元结的作品,是因为元结此时担任道州刺史,在今湖南道县、宁远一带,此时安史之乱刚刚结束

元结留下的诗作中,不乏忧国忧民,刚到道州时作的《舂陵行》,舂陵是道州的古称,诗中有几句写当地民生: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

屋漏偏逢连夜雨,同年西原蛮攻掠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第二年西原蛮掠夺北边的永州和邵州,放过了道州,不是因为道州武力强大,而是因为太穷了,没必要耽误那功夫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杜甫比元结大七八岁,很欣赏元结的作品,在《同元使君舂陵行》中说:

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

复览贼退篇,结也实国桢。

两位经历过乱世的诗人有共同的感触吧

晚上到达广西的钟山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