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2019-07-19 20:50:25)
分类: 大木遗粹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唐兴庆宫遗址位于今西安市的西安交大北邻,建有兴庆宫公园,唐代兴庆宫的规模更大,现在的兴庆宫公园只是古兴庆宫西南角一部分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兴庆宫公园】

此地原是唐玄宗李隆基做皇子时的旧宅,登基后扩建为宫


唐长安城主要有三个宫,太极宫是隋文帝时期始建,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后沿用,李世民击杀李建成的玄武门即此宫北门


大明宫在长安城被,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开始建造,高宗以后的唐朝皇帝多在此宫

而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主要政事活动在兴庆宫,此外还经常去骊山脚下的华清宫,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也多在这两地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华清宫的唐代浴池】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块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唐兴庆宫图”碑,详细勾画了兴庆宫主要殿宇及布局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兴庆宫图碑】

从图中可看出,兴庆宫南半部分是面积很大的湖“龙潭”,传说是原来住在这里的一户人家的水井自流不息而成湖,李隆基大概是喜欢潜龙升天的寓意而长期居住此宫

大部分宫殿在“龙潭”北岸,兴庆殿、大同殿、南薰殿等,“龙潭”东北角有沉香亭,相传是李白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地方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春天的兴庆宫公园很美】

兴庆宫西南角,有勤政务本楼和花萼相辉楼,两楼呈直角排列,今勤政务本楼的遗址已经发掘出来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兴庆宫图”中的两楼】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勤政务本楼遗址】

“花萼相辉”一词出自诗经,“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是赞颂兄弟之间的情谊,此楼的命名和李隆基的经历有关

武则天退位后,三子中宗李显继位,但不久暴毙,皇后韦氏掌权,武则天四子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推翻了韦后,扶助李旦做了皇帝,就是唐睿宗

在武则天称帝建立武周之前,李旦曾经做过一次皇帝,并立长子李宪为太子,能第二次登上皇帝宝座,庶出的李隆基功劳最大,李宪坚定地把太子的位置让给李隆基

数年后李隆基成功登上皇帝宝座,李宪去世后被尊为“让皇帝”,葬惠陵

花萼相辉楼即为纪念这段兄弟情义,与勤政务本楼相连,表达的似乎是鞠躬尽瘁不忘旧恩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勤政务本楼旁北土台,或为花萼相辉楼位置?】

唐时两楼外有广场,经常举办庆典活动

兴庆宫紧邻长安城的东城墙,沿着东城墙,大明宫和兴庆宫之间有一条“夹城复道”,“人主往来两宫,人莫知之”,显然这是一条皇帝专用的通道,后来这条通道沿着东城墙继续向南延伸到长安城东南角的芙蓉苑,今曲江池,长安东城墙自北向南的三座城门: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都串联在夹城复道上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长安城三宫及夹城复道】

相关阅读:
《长安十二时辰》中人物的真实背景>>>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六飞南幸芙蓉苑,十里飘香入夹城”,诗中“六飞”是以“天子驾六”指代帝王出行,如此诗写实,那夹城复道相当宽阔

玄宗时期与日本关西密切,鉴真东渡即在玄宗时期

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也是活跃在玄宗朝,担任的官职有机会经常接触唐玄宗,阿倍仲麻吕最终未能返回日本,安葬在了中国,今兴庆宫遗址建有阿倍仲麻吕的纪念碑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兴庆宫内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欢迎投稿
关于古迹,关于历史,关于艺术
信箱:1409039620@qq.com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7月24日,京西胜迹考5日    详情>>>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8月6日,相约甘南6日   详情>>>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8月15日,走访陕北石窟造像  详情>>>

如果您对历史古迹感兴趣,欢迎加入我们
QQ群:115112549
进微信群请先加 13354428550 为好友
抖音:91215700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原创】唐兴庆宫遗址(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