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玉门关和阳关

分类: 醉美古中国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使遥远西北的玉门关被每个人所熟知,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击败匈奴,收复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大量移民加强对河西走廊的统治,“四郡”是指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两关”则是玉门关和阳关,从此两关称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
4月16日“醉美古中国”再次出发重走丝绸之路,详情见相关博文

【戈壁滩上的玉门关】
今天的汉玉门关遗址在敦煌西北约一百公里,这里又称为小方盘城,是一座方形的夯土城堡,边长在25米左右,高约10米,夯土最厚处有5米,不远处是戈壁滩上难得见到的湖沼湿地风貌。
【玉门关】
1907年,探险家斯坦因来到这里,在距离古城堡大约100码的地方有一个小土堆,清理出许多汉文文书,从而得知这里是玉门关所在地。在一处被当做垃圾箱使用的深窖,斯坦因还清理出许多保存完好的木简文书。

【玉门关内部】
小方盘城规模不大,做为西行路上的重要关口太小了,这里或许是玉门关周边的一座驿站。

【玉门关】
【玉门关下是水草丰美之地】

【“醉美古中国”45期的小伙伴们在玉门关】
从小方盘城向东12公里还有一座大方盘城,比小方盘城大很多,东西长130余米,南北宽17米,夯土墙残高6~7米,部分夯土墙上开有通气孔,斯坦因在内墙一角的垃圾堆里发掘出一批汉文木简,内容提到从敦煌向这里输送粮食以及存储衣物,推测为粮食仓储之用。

【河仓城】
大方盘城与小方盘城在同一条古河道的旁侧,因此也叫河仓城。

【航拍河仓城】

【河仓城】

【河仓城】

【河仓城】

【河仓城后视】

【斯坦因拍摄的河仓城老照片】

【“醉美古中国”45期的小伙伴们在河仓城】
从玉门关南行60公里可到阳关,因在玉门关以南而得名,同样是因为一首唐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广为人知,作者王维,与王之涣都是今山西人士,两人年龄也只相差十几岁。

【阳关复建的关城】
成书于唐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阳关在寿昌县西六里,唐寿昌县在今敦煌南湖乡附近,现在还有古城残迹留下来,向西约五公里名古董滩,时常能在地表发现汉代箭头、钱币等得名,在古董滩附近发现有上万平方米建筑基址,推测此地为古阳关所在地。

【阳关汉代烽燧】
从阳关向西,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侧的丝绸之路南线,楼兰、尼雅、和田都在这条路上。

【阳关汉代烽燧】
今天的阳关开发了景区,复建了关楼,可以看到的地上古迹只有不远处的一座汉代烽燧。

【古董滩】

【“醉美古中国”41期的小伙伴们在阳关】
唐朝时西南还有个强大的邻居吐蕃,安史之乱爆发后西部兵力撤回中原,吐蕃趁机占领了关中以西大片土地,更是在唐宝应2年(763)占领长安,唐代宗出逃。
吐蕃还在长安立了个皇帝,唐朝的宗室李承宏,为什么立李承宏为皇帝呢?可能和他的姐姐金城公主和亲吐蕃有关,攻陷长安的吐蕃赞普是赤松德赞,有一部分史料记载赤松德赞是金城公主所生,也就是外甥打进关中立舅舅做了皇帝。
没过多久郭子仪收复长安,吐蕃退去,李承宏被流放,不久去世。
李承宏是章怀太子李贤的孙子,武则天的重孙,现在位于乾陵旁的章怀太子墓对外开放,墓中出土的壁画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壁画馆中。

【乾县章怀太子墓地宫】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章怀太子墓壁画】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唐与吐蕃在今甘肃清水县签订清水盟约,彻底失去西部,自此玉门关与阳关远离中土。
本文老照片引自斯坦因《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