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大木遗粹 |

敦煌盛唐320窟壁画,所绘佛殿檐角平直,敦煌壁画中的佛殿大部分是这种风格
这张也是莫高窟初唐220窟的一座小殿,檐角也是上翘的

莫高窟初唐321窟的一组建筑,檐角上翘
陕西唐贞顺皇后敬陵石椁,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这座石椁顶部是仿五脊顶造型,很低矮,只是意会,但仍没忘记在四角刻出了明显的檐角上翘(图片来自网络)

河北赞皇治平寺石塔,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有三层仿木结构的塔檐
这是第二层塔檐,偏右的檐角处可看出椽子排列的明显弧度

这是第三层塔檐,檐角上翘非常明显了
燃灯塔的塔檐上翘很明显
惠峰塔的塔檐上翘明显
这张图是一座金代建筑,但类似结构从唐中期一直到清代广泛应用。

这是敦煌莫高窟431窟的北宋窟檐,敦煌地处偏僻,技术更新慢,这座窟檐仍然使用了唐代手法,转角处大角梁用材较小,比椽子粗不了多少,而且是内高外低斜置,所以转角处几乎没有上翘。
这是一座辽代五脊顶木椁,屋檐平直,转角处没用角华栱,角梁从脊槫处一直斜搭到出檐最末端,内高外低,中间没有改变角度的地方,所以整个屋檐是平的。(感谢风雨行进兄提供图片)

这是一座辽代九脊顶木椁,屋檐也是平的,檐角处可以看到伸出的明显斜置的大角梁,是从平槫一直斜搭到檐角,内高外低,中间亦无改变角度的地方。(感谢风雨行进兄提供图片)
唐代画家扬升的《蓬莱飞雪图》中的建筑,我们来看看檐角,扬升活跃于714年-743年间,属于唐代的中前期

把上面的图放大,可见前面这一组建筑全部是檐角平直的

画作后面有一座四角攒尖顶的塔形建筑,全部檐角上翘
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唐建中三年(782年),五十年代发现时清代已翻修过屋顶,七十年代维修时遵循那时恢复历史原貌的思想重置了屋顶,仿照敦煌壁画檐角尽量平直,现在去观赏这座古建筑可以看到转角处椽子与橑风槫打架的不正常现象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唐大和七年(833年),檐角上翘。藏经阁经过了后代多次改造,但屋顶的主要梁架结构仍保留了明显的唐代特征,且有创建碑刻为辅证。
我写的断代分析 >>>

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檐角也是上翘的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得很明显
甘肃敦煌莫高窟196窟檐,唐景福二年(893年),屋顶损毁,现在的屋顶是五十年代加的简易顶,没有转角处的构造。

山西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推断唐代,这座大殿的屋顶金元时期有过较大改造,加高了蜀柱、驼峰等,提高屋面举折以利于走水,可以说是金元屋顶下包着一副唐代木结构梁架。请看我写的断代分析 >>>

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推断唐代,三十年代梁公发现时二层已在清代有较大改造,九十年代维修时仍是遵循恢复历史原貌原则重置屋顶,追求檐角水平,现在这里可看到转角处椽子与橑风槫打架
更新日志:
2013.02.26,增加唐代扬升《蓬莱飞雪图》画作中檐角的比较
抢救山西古建:
《大木殇》全集导引 >>>
《大木殇》跟踪回访汇总 >>>
有抢救措施的古建筑汇总(截止2012年11月16日) >>>
抢救山西古建筑我只相信眼见为实 >>>
回访长治县的四座古建筑:李坊洪福寺、龙山炎帝庙、东呈古佛堂、北宋玉皇庙 >>>
五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
四次探访榆次庄子圣母庙 >>>
断代分析:
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之唐代建筑推断 >>>
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 >>>
榆次西见子宣承院之宋代建筑推断 >>>
推断河北曲阳修德寺塔为隋代古塔 >>>
普及知识:
唐代木结构古建筑新考(八座) >>>
早期木结构古建筑扫盲图 >>>
古建筑摄影技巧分享 >>>
唐代古建筑檐角上翘解析 >>>
龙没生“龟儿子”--为赑屃正名 >>>
访古之旅:
访古行程汇总 >>>
寻访古塔总目 >>>
访古留影 >>>
媒体报道:
古建爱好者走2497公里访古 呼吁文物保护得回应--中国新闻社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