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頹敗古建
令人哀婉
本文刊登于《大公报》2012年5月29日A22版
本報記者
楊傑英
本報記者近期兩次跟隨古建迷唐大華前往山西長治實地探訪木結構建築現狀,見到許多宏大精美,歷史悠久的古建,因年久失修、人為破壞、疏於保護等因素荒廢山野,現狀令人堪憂。
東呈村古佛堂位於長治市往南十公里左右的長治縣。4月6日下午,記者來到了這座古佛堂。
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得以翻過一堵塌掉一半的土牆,進入古佛堂正殿。一進入正殿,大家都驚呆了。殿頂6根巨碩大樑懸於頭頂,大樑三四個人都難以合抱。而這樣龐大的巨料又是經由怎樣的辦法得以懸於屋頂,更讓人無法想像。
唐大華大感驚嘆,他跑過的古建不少,但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粗的大樑,「這樣的大樑即使在皇家宮殿中也少見啊!」
然而,如此珍稀的巨樑目前在受著風雨的侵蝕。由於圍牆破爛,殿頂也出現漏洞,支樑石柱風化較為嚴重。而前殿的一面牆已塌掉一半,正殿的後簷部分更是嚴重坍塌。但所幸正殿樑架結構還算完整,建築輪廓也清晰可見。根據殿內石柱上的柱頭題記所標示的「大德十一年」,可證為元代建築。
唐大華介紹,木結構建築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一根大樑保不住,其餘部分也會歪斜或者垮塌。現時古佛堂的後簷只靠一根已被腐朽掉的「普拍方」(安裝於柱頭闌額之上,壓於櫨枓之下。宋以後開始廣泛使用)來支撐,如果再淋雨,整個結構都會保不住。
記者向村民詢問,村裡有無修復計劃。村民表示,曾多次跟村領導反映此事,但終因資金問題擱淺。在聽過唐大華的分析後,村民會暫時以磚頭支撐後簷部分,進行保護。他們希望相關部門能重視起來,不讓七八百年歷史的文物毀於一旦。【本報太原二十八日電】

大公网链接 http://source.takungpao.com/news/12/05/29/ZM-1484231.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