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建爱好者五赴山西考证“文博大家”亲笔回应
山西会有第五座“唐代木构””吗?
注:本文刊登于《太原日报》2012-04-17第3版,感谢支持
本报记者高宏亮
自从梁思成1937年发现佛光寺以来,直到今天,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仍为唐代所建,唐以前没有发现一座木构建筑。而且,完整的“唐代木构”建筑只发现了4座,全部在山西境内。
从2010年开始到现在的两年时间里,一位山东古建爱好者自费5次来山西访古,经过仔细研究,他认定“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也是一座“唐代木构”。这会是第五座“唐代木构”吗?
“爱塔传奇”两年五赴山西访古
此人叫唐大华,大学所学专业是机电工程,从事行业是电脑,但他却对古建情有独钟。起初,他着迷于古塔,并为博客和微博取名“爱塔传奇”。逐渐地,他开始沉迷于古建。从2010年开始,唐大华自驾赴全国各地遍访早期木结构建筑,拍摄了大量图片,并在博客和微博上陆续发表“访古日志”,并多方呼吁古建保护之急迫。
所谓早期木结构建筑,是指那些建于元代以前的木构。由于木头不易保存以及历代战火等诸多因素,能保存下来的早期木结构已经越来越少,据估计,大约只有200多座。
上世纪初,日本学者曾直言:如果要看“唐代木构”,只有去日本奈良,中国已经没有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对此不以为然。他偕同夫人林徽因遍访祖国各地,终于通过一本画册,在山西五台山找到了后来被誉为“千年瑰宝”的“唐代木构”佛光寺。之后数年,人们又陆续在山西发现了平顺天台庵、芮城广仁王庙以及五台山南禅寺3座“唐代木构”。除了这四座完整的外,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的“下半截”是唐代无疑,敦煌第196号窟檐也为唐代,除此之外,偌大中国再无“唐代木构”。
今年4月初,唐大华第五次来到山西,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去核实长治市长子县布村的玉皇庙前殿是否为另一座“唐代木构”?在几个月前,唐大华第四次来山西的时候,他在玉皇庙拍了很多照片,“当时没发现,等我回去整理照片的时候,才看到几个细部有很明显的唐代特征,这次主要就奔这个来了。”
四点证据支撑“唐构”推断
唐大华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翻看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的时候简直是“寸步难行”,很多部分晦涩难懂,让他惊为天书。2010年,他专程来到山西。此前,唐大华因公多次来山西出差。但这一次不同,他把梁思成对佛光寺的描述抄下来,站在佛光寺东大殿里,一条一条比对。“那真是恍然大悟,要不说就得去实地看呢,一看就都明白了。”就这样,他开始了一个业余古建爱好者的钻研之路。短短两年,唐大华已经远远超出一般爱好者的水平。他在博客里,专门开辟出“大木遗粹”、“大木殇”两个专栏。
在“大木遗粹”中,他写了一篇关于长子县布村玉皇庙前殿的文章,他写道:“个人认为前殿可断为唐,其建造年代很可能是在唐中期”,“时代上可与南禅寺大殿比肩,有可能是现存最早木结构建筑”。而在此之前,玉皇庙前殿起初曾被认定为宋代,之后又有学者推断为五代。
为了支撑自己的论断,唐大华在文中以非常专业的笔触从“梁与枓栱合为一体、昂与梁的关系、八棱柱及柱头卷杀、梁架结构”四方面作了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综合上述四点,玉皇庙前殿拥有唐代特征的枓栱,唐代特征的斜置‘昂’,唐代特征的八棱柱及卷杀,其梁架五代还有实物留存,而前殿梁架是和唐式枓栱合为一体的,综合这些特征,个人认为玉皇庙前殿可推断为唐代建筑。”
“文博大家”柴泽俊亲笔回信
唐大华的行动在网上引发了极大关注。年近八旬的原省文物局总工程师柴泽俊先生在知道此事后,认真看了唐大华的分析文章,并亲笔回复,就唐大华提出的观点一一回应。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柴泽俊先生说:“我还是更倾向认为玉皇庙前殿是五代的。”
柴先生在信中写道:“先生(唐大华)对古建筑的勘察研究颇有见地,尤其是对早期古建筑的现场勘察研究,因其分散各地,需要充沛精力和时间。先生勘察详实,资料丰富,相互对照鉴别,令人赞叹!”
针对“梁与枓栱合为一体”,柴先生回应说:唐代确已有之,这种做法甚古。但这种形制除唐代几处建筑外,五代、宋、辽因袭者亦不少……此制,不好绝对断定为唐代。
针对“昂与梁的关系”,柴先生回应,玉皇庙前殿做法与佛光寺东大殿相同,但独乐寺观音阁亦沿袭此制。况且玉皇庙前殿昂面中线起棱,昂尖砍成三角形状,令栱两端外侧形成斜面……这些又都不是唐代建筑上所具有的形式和做法。
针对“八棱柱及柱头卷杀”,老先生回复说,八棱形石柱,是中唐以前通用之制,但玉皇庙前殿八棱柱各面皆都内凹,无先例可循,故此处石柱尚不敢断定为唐物。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补充说:“内凹应是装饰之用,而在唐以前是没有这种装饰手法的。”
而对于复杂的“梁架结构”,柴先生说可分析的地方亦不少,并提出一些细节也非唐代所有。柴先生最后说,玉皇庙前殿既沿袭着唐代的构造和技法,又有五代及宋辽初期的许多形制和风格。先生特别强调了一个逻辑是:后代可以因袭前代规制,而前代却不会(也不能)继承后代技法和风格。根据玉皇庙前殿现存实际情况,应断定为五代建筑较符合真实。


原文电子版链接 http://epaper.tynews.com.cn/tyrb/20120417/index.htm

后面我补充几句: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能收到柴泽俊先生的复信,我个人感到非常荣幸,也很敬佩柴先生渊博的学识,关于布村玉皇庙前殿的断代问题,结合第二次去玉皇庙的新发现,我已构思出一份草稿,不日将整理出来寄给柴先生,我仍然坚信此殿为唐代遗构,而且时代极可能在唐中期甚至更早,随后我也会发在博客里大家讨论。
布村玉皇庙前殿断代分析(这是第一稿,第二稿将于近日发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77d4d0102e5lr.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