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
(2012-02-08 03:25:17)
标签:
文学/原创杂谈 |
最近几年漂泊在外,买的书足有几个大柜子那么多了。可我却很少翻阅,这样终究不好,当时买书时多贵呀,我牙都不咬就买了。要说到买书,还要从小时侯说起。
记得第一次买书还是在1995年,买的是一本新华字典,定价6元,在当时挺贵的。那时我还不知道新华字典叫工具书。厚厚的一小本,全是汉字。当时我就在想我若是将此书读个几遍,岂不是不用上学了。(当时学费也挺贵的,一学期要五百多吧。还收集资办学的钱来着,当然还有勤工俭学,一般是帮人家割稻谷,上山采茶叶。)于是我还认真翻看字典来着,结果还真在家闲了一年。不过现在想想挺后悔的,我并没因此跳级,不过语文基础倒是扎实了许多。奇怪的是我因此也忘了当时是上的几年级,仿佛是三年级吧。后来这本字典被翻得很破久,到小学毕业后就不见了,或许是买了吧。很遗憾,在我小学毕业后,六年的书本都当废纸给卖了,连同那本第一次花那么贵的价格买的字典。当然这只是我买的书,在小学时期我还喜欢看连环画,当然这书可不曾花钱买。小时候经常和几个伙伴去捡些破烂卖钱花,什么废铁废纸都是抢手货,这连环画就是从捡的废纸中发掘的。像什么三国水浒就是在连环环画里知道的。当然小时候还是喜欢看西游记,当时好像每个台都在播,那可谓是百看不厌。
2006年夏天我回小城学电脑,从深圳回小城我的行李箱装的全是书,韩寒的《三重门》以及作品集,郭敬明的《梦里花乱知多少》以及作品集,钱钟书的《围城》等好多都记不得书名的书。自此买书成为了一种习惯,有很长一段时间还坚持买《青年文摘》,《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来看,渐渐的发现自己成为一个文艺青年,而且还是一个固执的理想主义者。
2011年物价上涨太快了,《南方人物周刊》也从八块涨到十块了,咱很理性,每次都只是站在邮政报刊亭阅读完的,当然为了表现得好看点,在离开的时候,买瓶绿茶,一来这样算是对免费看人杂志的一种感谢,而来我确实感觉口渴,因为看完后我有话说。这一年我买了许多大学专业书,其中有新闻学,播音与主持,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到目前为止我买的书居然超过三百多本,这其中不包括杂志。时光流逝,书是越来越多了,翻看的却越来越少了,专业书越来越多了,时间越来越觉得不够用了。或许是因为选择太多,看书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或许我买书的习惯也会改变吧。毕竟网络很发达,看电子书更多一些,快餐文化不是已经影响到我们了吗?我们会越来越觉得孤独,你知道的,原因有很多。最后我想说的是,大家还是多看些书吧,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