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周易中贞亨的意义
标签:
周易 |
分类: 转发贴文 |
观点| 周易中贞亨的意义
中行客:
前 言
贞与亨是易经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两个字,其中贞有109个字,亨有46个字,弄清楚贞、亨二字的含义,对理解经文是至关重要的。
对贞字较早的解释是《文言》,所谓“贞者,事之干也”,又曰“贞固,足以干事”。唐孔颖达疏“贞,正也”,现在一般解释就是稳固、静止。对亨字较早的解释也是《文言》,所谓“嘉之会也”,孔颖达疏“亨,通也”,现在一般的解释就是通达。
在经文中,除了一部分贞、亨字是单独使用以外,大多是与其它字构成辞。与贞有联系的辞句如利贞、利牝馬之貞、安贞、可贞、不可贞、永贞、贞吉、君子贞、元永贞、小利贞、利女貞、利艰贞、居贞、大贞、小贞、贞厉、贞吝、贞凶、贞疾、蔑贞、疾贞、不息之贞、幽人贞吉、利幽人之贞、利武人之贞等等。与亨有联系的辞句有元亨、光亨、心亨、用亨等等。贞、亨二字,卦辞中有,爻辞中也有。
上述情况表明,亨与贞是个对立的统一,说对立是因为贞与亨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爻中,是贞就不是亨,是亨也就不是贞,犹如是动就不是静,是静就不是动一样。说统一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同时存在,可以相互转化,经文中既有“贞利亨”,也有“亨利贞”。贞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贞没有方向性,亨是有方向的。有条件的贞与无条件的亨相结合,使得卦、爻呈现两种状态,也就是静态与动态,它们都不是孤立的,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绝对的亨就存在于相对的贞当中。
一、贞、亨与爻
一)贞、亨与爻体
卦有六爻,爻是构成卦的单位。爻是数、位、时的集合,单就数来说,数又是爻的构成单位。每个爻都包含着九个数,这九个数可能都是天数,也可能都是地数,更多的是天数与地数混杂,但爻内之数一定是九个,这就是爻体。天数与地数是性质不同的两种数,在量上也是不等的,在一个天数与一个地数的量比为一比一点五的情况下,阴阳的分界线就在天数三四之间,这样阳爻就有六个量级,阴爻有四个量级。一般说来,阳爻量大,阴爻量小。自量的角度看,同是阳爻,其量未必相等;同是阴爻,其量也未必相等。
爻量是由爻内所含的天数与地数的比例和比值所决定的,一个爻内的九个数中,有一个数用于定位,八个数可以在不同的爻之间周流,相对于爻来说,用于定位的数就是静数,因为它永远也不能离开这个爻,八个能在不同爻之间周流的数就是动数。六爻当中还有一个爻是用一个天数与一个地数共同定位,但这两个数不能同时出现,是轮流上岗,从永远不离开这个爻来说它们是静数,从轮流上岗来说它们又是动数,这样纯粹在不同爻之间周流的数就是48个,加上轮流上岗的两个数就是50个,又因为轮流上岗的两个数不能同时出现,这样在特定的时间内,动数就成了49个,这就是《易传》中所说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由来。数动影响着爻量,一个爻失去天数就意味着爻量变小,得到天数就意味着爻量增加。
爻的贞、亨与爻量没有直接联系,阳爻不论量级,阴爻也不论量级,都可能贞,也可能亨。但如果是爻量不等,那么量大的爻就有扩张、溢出的趋势,量小的爻就有收缩或吸纳的趋势,这样一来,阳爻容易向阴爻方向运动,阴爻不容易向阳爻方向运动。同是阳爻或同是阴爻,量大的爻容易向量小的爻的方向运动,量小的爻不易向量大的爻的方向运动。能够运动就是通达,不能运动就是贞。
上述情况打个比方就是汽车加油,如果是汽车不动,油量多少没有区别,油多了反倒是不易动,但如果是动起来,加油多的车就可能比加油少的车跑的快,跑的远。油量本身不决定车动还是不动,但油转化为动能时就决定了通达的程度。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汽车难以立刻停下来,一旦遇到巨大的障碍,或者是燃油耗尽,汽车也就不再运动,这时候亨就变成了贞。
二)贞、亨与爻位
爻位是指爻所处的空间位置,在卦体上,六爻分处上下前后左右,如果是从高低上看,初爻为一个层次居下,二三四五爻为一个层次居中,上爻为一个层次居上,这样爻的运动也就有了平动与竖动的区分,平动就是在同一个层次上的运动,竖动就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运动。平动耗能但不做功,竖动既耗能又做功。同等爻量的爻,因位置的差别在势能上是不一样的,层次越高,势能越大,层次越低,势能越小,设下爻的势能为一,越往上就越加倍,这样中层就是二,上层就是四。如果是从凝聚力的角度看,初爻的凝聚力最大,其次是中层,上爻的凝聚力最小,因此势能的比例也可以倒过来,即初为四,中层为二,上为一,只是这里说的是凝聚力。
卦体是一个立体,这个立体可以旋转或滚动,因此爻位也就不断在变更。爻位不变更就是贞,变更就是亨。爻位的变更与数的周流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数的周流可以改变爻量,一定条件下也改变阴阳。爻位的变更也可以看做是爻的周流,但这种周流改变的是爻位,如下变上、前变后等,不一定就改变爻量,如屯变蒙就是变更的爻位,没有改变爻量。但也可能伴随着爻位的变更,爻量也在起变化,如蒙变需,这里就是既有爻位的变更,也有爻量的变化。
爻位不动,爻内的数周流,这种情况就叫“居贞”、“不息之贞”,这就好比汽车不动,乘客却可上可下。
三)贞、亨与爻时
爻时就是爻的时间性质,如果把卦看做是一个过程,那么爻就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时间具有连续性、一维性、间隔性、循环性等。单就时间看,时间是不会静止的,是只亨不贞。但因为爻时是与爻体和爻位结合在一起,时间也就有了停顿与跳跃的时候,时间是怎样停顿与跳跃的呢?
时间与爻体结合,爻体有动静之分,如果是一个爻内的数不变,这就可以认为是这个爻没有变,没有变就是贞,就是静止,如果是数变了,就可以认为这个爻是亨,亨也就是时间起了变化。
时间与爻位结合在一起,爻位的变更,时间也一定起变化,爻位不变,时间也就不变,时间不变就是停顿,至少是在一段时间内的停顿。爻体的变化与爻位的变更,一般情况是得时则亨,不得时则贞。如甲至乙为得时,乙至甲就是不得时。但也有这样的情况,由甲是可以直接至丙、至丁的,因为在卦体上甲与乙、丙、丁、戊都为邻,只要是加速,也可以到达,这就是跳跃,或弯道超车。不过加速也有个限度,那就是不超过四个时间单位。
爻位的变更是人们立场的变化,观察视角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不受时间限制的。
爻不动的情况下是否时间也会起变化呢?也可以,因为在卦体上,乙和癸、丙和壬、丁和辛、戊和庚是同一个爻位,甲和己各是一个爻位,这样爻位不动,时间也会起变化,只不过有的需要时间长,有的需要时间短,如乙变癸需要八个时间单位,癸变乙需要两个时间单位,甲和己的变化几乎不需要时间,但卦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在一个卦中能够完成的。伴随着这种变化,爻体与爻位也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
二、贞、亨与卦体
卦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六爻卦,对于卦体,可以用三个层次、三个圆圈、三个对立面和两个跷跷板来描绘。
三个层次是说初爻为一个层次居下,二三四五爻为一个层次居中,上爻为一个层次居上。
三个圆圈是说初二上四、初三上五和二三四五爻,分别构成三个圆圈。
三个对立面是说初与上、二与四和三与五分别处在对立位置,处在对立位置上的爻彼此是不能直接“见面”的,不处在对立位置上的爻,彼此为邻。
两个跷跷板是说二与四和三与五,形同两个跷跷板,或者说是成十字交叉的两个天平。
如果是二与四和三与五分别对等,或这四个爻都对等,那么这样的卦就叫平衡卦;如果跷跷板不对等,这样的卦就叫失衡卦;如果是两个跷跷板都不对等,这样的卦就叫整体失衡卦;如果只有一个跷跷板对等,另一个不对等,这样的卦就叫局部失衡卦;失衡卦在经文上就叫“匪正卦”。
一般说来,平衡卦易贞不易亨,失衡卦易亨不易贞,具体卦爻的贞与亨,还要结合三道交错的情况去分析。
三、贞、亨与三道
一)贞、亨与天道
天道是卦体六爻在动态条件下的一种相互关系,根据这种关系,爻是有先有后,卦是有始有终。天道有两条,用天干表示,一正一反,正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反的是己庚辛壬癸甲,这是两根“拐子”,原筮卦所用天道为甲乙丙丁戊己,复筮卦所用天道为己庚辛壬癸甲。原筮卦与它的复筮卦合一,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周期。
如果是不考虑爻体、地道与人道,那么天道就是周而复始,无始无终,但由于天道是与爻体结合在一起,与地道和人道纠葛在一起,因此天道也就有顺畅的时候,还有不顺畅的时候,顺畅为亨,不顺畅为贞。不顺的原因很多,也需要具体分析。
二)贞、亨与地道
地道是指六爻在静态条件下的相互关系,在静态条件下,二三四五上这些爻都有一种向初爻聚拢的趋势,但由于这些爻所处的位置不同,聚拢的趋势也就有大有小,上爻是势能最大,其次是中层四个爻。平衡卦易贞不易亨;失衡卦易亨不易贞。
地道就是失衡卦中,中层量大的爻有一种向下,量小的爻有一种向上的趋势。
在平衡状态下,初与上是垂直的,上爻的压力与初爻的支撑力相互抵消。在失衡状态下,上爻会倒向中层量大的一方,初爻则被撬向中层量小的一方。
地道只是趋势,不一定是现实,地道在不考虑天道与人道的情况下,无论平衡与不平衡,都是静态,也就是只贞不亨。但是作为卦爻运动与变化的一个潜在原因,地道也是一种要必须面对的客观存在。
三)贞、亨与人道
人道是对六爻的一种观察顺序,叙述顺序,也是正当行为的一个法则,一般情况下也可以说是君子之道。人道顺序的规定在卦体上就是下前右后左上,六十四卦皆然。
人道作为观察与叙述顺序,与观察者所处的立场有关,站在卦体内部面对二爻所做的规定,就有了上下前后左右,如果是立场改变,视角改变,前后左右也会变化。
人道作为行为法则,在人道这个顺序上,有贞也有亨,贞是因为不合天道与地道,亨是因为合乎天道与地道。
人道是信息流,但同时受天道与地道的影响。信息的传递,虽然不受时间制约,但时间越长,距离越远,信号也就越弱。如果合乎天道与地道,信号就强;不合,信号就弱。
人道还是意识流,当做意识流的人道,几乎不受天道与地道的影响,可以神游八表,意贯古今。但是如果没有爻体做依托,没有天道与地道来协助,这样的意识就是臆想、空想,只能在现实中碰壁。有着爻体做依托的意识,再有合适的天道与地道,意识就成了行为的主导,人们的行为,往往是意识先行。
四、贞、亨与三元
一)贞、亨与天元
卦有三元,即天元、地元与人元,天元为甲,地元为己,人元就是每个卦的初爻。
卦分原筮与复筮,在原筮卦中,甲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这种性质不论阴阳,只要是原筮卦的甲就有这个性质,当然如果是阳爻,“出”的能力就大一些,是阴爻“出”的能力就小一些。天元的动静也要看环境,环境适宜就亨,这是一种“往亨”,不适宜就贞。
在复筮卦中,天元的这种性质就反了过来,由“只出不入”变成了“只入不出”,这种性质也不论阴阳,只要是甲就有这个性质,当然如果是阳爻,“入”的能力就小一些,是阴爻“入”的能力就大一些。本身没有进取的能力,但可吸纳,能不能吸纳也要看环境,不能吸纳就是贞,能够吸纳就是亨,这是一种“来亨”。
二)贞、亨与地元
地元为己,己在复筮卦中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这种性质不论阴阳,只要是复筮卦的己就有这个性质,当然如果是阳爻,“出”的能力就大一些,是阴爻“出”的能力就小一些。地元的动静也要看环境,环境适宜就亨,这是一种“往亨”,不适宜就贞。
在原筮卦中,地元的这种性质就反了过来,由“只出不入”变成了“只入不出”,这种性质也不论阴阳,只要是己就有这个性质,当然如果是阳爻,“入”的能力就小一些,是阴爻“入”的能力就大一些。本身没有进取的能力,但可吸纳,能不能吸纳也要看环境,不能吸纳就是贞,能够吸纳就是亨,这是一种“来亨”。
三)贞、亨与人元
人元就是初爻,一般说初爻是可出可入的,但有几个例外,乾是天元与人元合一,所以是“只出不入”。坤卦是地元与人元合一,所以也是只出不入。如果是“入”,那就是爻位的变更。蹇卦是地元与人元合一,解卦是天元与人元合一,这两个卦的初爻就是“只入不出”。“不出不入”就是贞,能出就是往亨,能入就是来亨。但也有可能爻位变更,坤初与解初的爻位就是被取代。
卦、爻辞中的“元亨”都是指的人元。至于亨通的方向,既有前后,也有左右,到底是哪个方向?需要具体分析。
五、贞、亨与三心
一)贞、亨与天心
天心是至天干之丁或辛,在卦体上,丁与辛是同一个爻位,但却代表着两个时间段。只是这个时间段在哪个爻位上,需要具体分析才能确定。
天道上的甲和己处在对立位置,依据其它天干与甲和己的亲密程度,分成了两个帮派,可以叫甲帮、己帮,也可以叫龙帮、虎帮,或者是父系与母系。属于甲帮的有乙丙或壬癸,属于己帮的有戊或庚,丁与辛既属于甲帮,也属于己帮,换句话也可以说既不属于甲帮,也不属于己帮,是个中间派。
天心主亨,甲帮向己帮的运动,只有通过丁才能实现与己帮的沟通。己帮向甲帮的运动,只有通过辛才能实现与甲帮的沟通,因此天心也就成了联结两帮的桥梁与纽带,通过天心的运动,也就成了卦的通达的标志。
从天心有所归属来讲,丁可以是甲帮,也可以是己帮,当然是甲帮就不再是己帮,是己帮也就不再是甲帮,辛也是这样。
从天心没有归属来讲,它既不属于甲帮,也不属于己帮,它也就有了自己的独立性。这样一来,甲帮的运动到达了丁,说是通过了天心可以,说还没有通过也可以。同样辛也有这个性质。
通过天心的卦就叫亨通卦,是亨通卦一般就可以原始反终,这是一种整体的、系统的亨通。没有通达天心的卦就是“窒卦”,可能有局部的亨通,但因为天心不通,一般就会引起特殊卦变。
跨越天心的情况也有,如自庚直接至甲,自乙直接至戊、至己,自丙直接至己等,这种跨越天心的行动,或者是行动困难,或者是给对方造成伤害。
站在天心的立场上,六爻也就有了“攸往”与“所往”是区分,已经过去的就是攸往,未来就是所往。
二)贞、亨与地心
地心就是初爻,地心主稳,在平衡卦中,初爻无论是阴是阳,卦体都处在稳定状态,当然,如果是阳爻,稳定的程度要大,是阴爻,稳定的程度要小。
在失衡卦中,初爻受中层强爻的影响,有向弱爻方向运动的趋势,如果初爻为阳,这种趋势就小一些,是阴爻这种趋势就大一些。
地心的运动,仅仅是趋势,能不能运动还要看天道、地道与人道。
天心与地心有合一的时候,如蒙卦初爻是地心,也是天心。天心与地心合一的卦,一般情况就是既贞也亨。
三)贞、亨与人心
人心就是四爻,不论是天干的哪一个,也不论原筮复筮,只要是四爻就是人心。
人心把人道分成了两方,初二三爻为供方,五上两爻为需方。四爻介于供需之间,既属于供方,也属于需方;换句话也就是既不属于供方,也不属于需方。它是联结供需双方的桥梁与纽带。
如果是从量的角度看,供三需二就是供需平衡,不合这个比例就是供需失衡。例如乾卦就是供需平衡卦,泰否就是供需失衡卦,泰是供大于需,否是需大于供。
人心主和,供需平衡就是和。在供需平衡的情况下,四爻就既不属于供方,也不属于需方,四爻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质,就像是体育比赛时的裁判。这时候的人心就适宜稳定。当然四爻本身也有一个需求的问题,这个需求可能从供方获取,也可能从需方获取。
在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四爻就会选边站,哪方弱就站在哪一方,成了一个“替补队员”,这时候的四爻就适宜通达。
天心也有与人心合一的时候,如随卦四爻为丁,丁是天心主通,这时候的四爻就不宜稳定。
六、贞、亨与德制
一)德与德制
“德”是对客观规律的理解与实践,是人文精神的一种积淀与传播,是以多数人的根本与长远利益为指归。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理解的角度讲,“德”属于意识形态,是主观的,但这个认识与理解并不停留在主观上,而是通过实践,付诸于客观,见之于客观,因此“德”
周易中的德有卦德与爻德的区分。卦德是指整个卦体与系统的稳定与通达,爻德是指爻的稳定与通达。
卦德与爻德有区别,也有联系,爻德不只是自身的得失,更重要的是看是否有利于卦德,爻德服从或服务于卦德。卦德也不是抽象的,它要依赖于爻德,通过爻德来实现。
制约卦爻运动与变化有五个因素,一是爻的自身,二是天道,三是地道,四是人道,还有一种就是“德”,在这五种制约因素中,德是一种最高级别的制约力量,我们就叫“德制”。前四种主要说的是数以及卦爻能不能动静的问题,“德制”说的则是该不该动静的问题,是对卦爻动静的价值判断。
德制就是根据整体与系统的需要,调节与控制卦爻的动静。整体与系统的需要也是一个矛盾,整体需要的是稳固,没有稳固就构不成整体。系统需要的是发展,没有发展就形不成系统。但是,过分稳固就会限制发展,过分发展又会妨害稳固。在经文上,“贞”是稳固,“亨”是发展。贞与亨是一体两面,它们既是德制的内容,也是实现德制的途径或手段;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是本体与价值的统一,是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贞与亨好比“按钮”、“开关”或“闸门”,卦爻的运动,或发或收,或行或止,都在贞亨二字控制。
德制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依据卦体的态势进行调节,卦爻的运动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曲折折的进行,德制的作用也可以说是 “纠偏”、“矫枉”,或者说是“善补过”,六十四卦中的德制,就是提供了这方面的范例。
二)大德、厚德与美德
德有量上的区分,有大德与厚德的区分。德有二重性质,即积淀与传播,如果是把极致的传播叫做大德,那么极致的积淀就是厚德。大德好比是一轮红日,普照天下,光焰无际,厚德则好比是浩瀚的大海,容纳百川。极致的大德可以用乾卦为例,乾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极致的厚德可以用坤为例,坤如“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它六十二卦的德,介于大德与厚德之间。
大德与厚德虽然是德的极致,却也互相依存。大德如果没有厚德做基础就不能实现舒展;厚德如果没有大德的舒展也就不能实现雄厚的积淀。
如果把大德与厚德看做是德的两个极端,那么在大德与厚德之间还可以分若干层次,有的偏于大德,但不是极端的大德,有的偏于厚德,但也不是极端的厚德。大德可分三个层次,厚德可分两个层次。大德与厚德的合适比例是三比二,唯有如此才有了生生不息。这样一来,大德与厚德就变成了两个范围,凡是能够传播的就属于大德范围,能够积淀的就属于厚德范围。
原筮卦与复筮卦的德是不一样的,原筮卦侧重的是生长、发育、传播,因此在对德的要求上就以亨为主。复筮卦侧重的是收敛、聚集、沉淀,因此在对德的要求上就是以贞为主。合理的比例应该是原筮卦是亨三贞二,复筮卦是贞三亨二。
原筮卦与它的复筮卦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在这个周期内,爻一般是量变,其质变要在下一个周期才显示出来,例如屯与蒙是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内,单看阴阳是没有变化,到了下一个周期,也就是需讼,就会发现屯卦的二爻与三爻起了变化。
大德与厚德的融汇又产生的一种德,姑且名之为美德。美德介于大德与厚德之间,既是大德,又是厚德;既非大德,也非厚德。美德包容了大德与厚德的一切优点,又扬弃的它们的不足之处,美德之美在于它超越了民族、国家、阶级的狭隘界限,好比是两军对垒,其间还有一个红十字会救死扶伤,它不属于对垒的任何一方,却又为每一方服务。美德也可以说是超越时空,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不是同步,它不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而是所有时代的积淀,影响也不是某个时代,而是永远。它不再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是所有人。美德也不是虚无缥缈,而是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就在每个人的眼前。对美德的内涵难以尽述,舍己救人是美德,为长者折枝也是美德。美德是一个标准,也是一个理想,这个理想引导人们朝着阶级、国家的消亡与民族的融合方向前进,一旦实现了这个理想,德制就失去了强制的作用,变成人们的自省、自觉、自律,只剩下这么一个标准长期存在。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有了美德的标准,也就有的丑行的标准;美与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关键是哪方占了上风,这也就是德制的辩证运动。但是,在阶级、国家和民族界限的消失之前,德还是有阶级性的。
三)贞、亨与卦的主要矛盾
一个卦有多种矛盾,其中必有一对矛盾是主要矛盾,规定并影响着其它的矛盾。一般情况下,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是有一方为主的,卦的性质就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
初爻是人元,人元一般就是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卦中还有一个爻与初爻就构成了主要矛盾。
在平衡卦中,主要矛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上爻,上与初构成了主要矛盾。例如颐卦是个平衡卦,主要矛盾就是初与上。
在失衡卦中,中层中对初爻威胁最大的那个爻就与初爻构成了主要矛盾。如屯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五,泰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三。
初爻是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可能是主要方面,也可能不是,例如泰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三,初爻是主要方面。谦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三,三爻是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卦的性质,引领着卦爻运动与变化的方向。卦是贞是亨,往往就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
假如把卦比喻为一条船,那么船长就是初爻,船的稳定与行进情况,很大程度与初爻有关。当然,如果是环境特别恶劣,船长也没有办法,那就只有让位于别人了。
四)贞、亨的实现
贞与亨既是德制的内容,也是实现德制的手段,体现卦德的爻主要有三种:
一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引领。例如谦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三,三是主要方面。三至初是个天地皆合,只是不合人道;至四合乎人道但又不合时宜。三爻选择至初是一个结果,选择至四又是一个结果,从维护卦体稳定的角度考虑,三选择了至四。
二是主要矛盾以外的爻来“纠偏”。例如屯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五,但最能制衡五爻的是三爻,三爻不是主要矛盾,但三爻的选择对卦体的稳定非常重要,三如选择至上,卦体就有可能倾覆,选择不动就可能是使卦体保持稳定。
三是变更“船长”或调整内部关系。十二次特殊卦变,其中十次就是变更“船长”,两次是调整内部关系,如履变泰和井变革。变更的原因有的是因为陷入僵窒状态,也有的是过分通达以至于涣散与动乱。在这种情况下,接替“船长”的爻就体现了卦德。
不论是哪种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卦体的稳定与通达,也就是既贞且亨。卦德也不是由一个爻能够完成的,而是一种群体的力量,所谓体现在某个爻,只是一种集中体现而已,例如屯卦的卦德主要体现在三爻上,但三爻是得到了初爻的支持与接济的。
集中体现卦德的爻,与爻位无关,与阴阳无关,关键是能集中体现多数爻的意志,代表多数爻的利益,这也就是说,权势的大小,财富的多寡,并不决定爻德与卦德。
五)贞、亨的掌控
贞、亨是开关、闸门、按钮,这个按钮掌握在哪个爻的手里呢?原来就在四爻,四爻就是卦体的操盘手、掌舵人,集中体现着整体和系统的需要。
四爻是人心,人心主和,供需平衡就是和。在供需平衡的情况下,四爻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质,在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四爻就会倾向弱的一方。四爻介于初上之间,非官非民,亦官亦民,因此在遇到官民发生矛盾时,四爻比较公允、客观,讲究的是专制与民主皆不可废,应当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四爻就起着民主与集中的作用。
四爻作为人心,有生理与心理的区分,生理是指爻的自然生存之理,主要受天道与地道制约,心理是指爻的环境在人心里的反映,主要受人道制约。在探讨四爻时,需要注意把生理与心理区分开来,生理是客观的,心理是主观的,生理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心理主要是后天的,前者谓“性”,后者谓“命”。生理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生理。四爻的疾患,有的是生理上的疾患,也有的是心理上的疾患。
人心具有稳定性,人心的稳定一方面与环境有关,是环境适合四爻保持稳定,另一方面也与四爻自身有关,是四爻的意志坚强、坚韧。
人心也有变动性,所谓变动性就是指穷则思变或见异思迁,人心的变动性也是一方面与环境有关,是环境的变化引起了人心的变动,环境有适宜人心的时候,也有不适宜人心的时候,在不适宜的时候,最易引起人心的变动。人心的稳定性与变动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讲稳定性不讲变动性,就会流于固执、僵化,不知道通权达变。只讲变动性不讲稳定性,就会失去原则,迷失方向。
人心不是孤立的,它也受三道的制约,受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大体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有利于四爻的存在与发展;二是不利于四爻的存在与发展;三是无所谓,环境对于四爻而言,既没有利,也没有不利。
四爻也会影响环境,这个影响也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适应,二是改造,三是无能为力。
四爻除了具有一般爻的动静的意义以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就是心态的变化,这个变化往往影响全局。以此我们把四爻在情绪上的变化就叫心态上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心态决定了人的态度、意志、习惯、性格等等,也决定了人生的方向或命运。
贞与亨也是四爻的两手,贞如磐石,一任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亨如潺潺流水,润泽天下。四爻的运动,我们就叫心动,心动主要表现在情绪的变化上,如喜怒哀乐等,这就是说,天下和乐则四爻喜;天下动荡则四爻悲;天下太平无事则四爻不喜不悲。
四爻与环境的沟通主要靠“感”,所谓“感而遂通天下”,其它爻也有感,但四爻的感是心灵的感应,这也可以叫“灵感”。周易中的预断有三类,一是据情,二是据理,三就是灵感,灵感介于情理之间,既据情,也据理,换句话也可以说是既不据情,也不据理。灵感预断也有一定程度的准确性,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这个道理,在特定条件下,是动是静,就在一念之间。
人心是可以修炼的,周易的初心就是乾四与坤四,既崇尚自由,也保持宁静。如果是把这看做是典型的、标准的心性,那么所有的心性也就可分三类,一类是积极的,如乐观、尚德、爱美等等;一类是消极的,如悲观、妒忌、贪婪等等。而无欲、自由介乎其间,是第三类。重要的是在变动中不忘初心,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宁静的心态对待繁纷复杂的环境。但是,修心也不是单纯的“归隐林泉,闭门思过”,而是结合实践,实践是修心的前提,也是落脚点,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改变环境的目的,用一句话说,就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
对于四爻的作用,可以这样来理解:首先,四爻是卦体的一个局部,是不能脱离卦体独立存在的,卦体可以看成是四爻的外部环境,有什么样的环境,决定了人们有什么样的心情,这是一条唯物主义的原理。其次,心态、心情、心理、心性等等,有它的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变化规律,但要影响环境,还是要靠实践。因此也就不能过分高估四爻,四爻的作用,在于它能汇聚“众心”,变人心为民心,如果失去了众人的拥护,四爻也无力化解种种矛盾,恰当地说,单凭一个四爻,充其量也就是个“微调”而已。
附辞语简释:
1、利贞、适宜或利于稳定或静止。
2、利牝馬之貞、适宜牝马静止。
3、安贞、安静的等待。
4、可贞、可以保持稳定或静止。
5、不可贞、不可以保持稳定或静止。
6、永贞、长时间的静止。
7、贞吉、保持稳定吉祥。
8、利君子贞、适宜君子保持稳定。
9、不利君子贞、不适宜君子保持稳定。
10、元永贞、人元长期保持不变。
11、小利贞、量小利于稳定。
12、利女貞、适宜女子保持稳定。
13、利艰贞、利于艰难的条件下保持稳定。
14、居贞、爻位稳定,但不妨碍爻内数的周流。
15、大贞、在量大的条件下不变。
16、小贞、在量小的条件下不变。
17、贞厉、保持稳定的形势严峻。
18、贞吝、保持稳定力不从心。
19、贞凶、保持稳定凶险。
20、贞疾、保持稳定有内患。
21、蔑贞、轻视稳定。
22、疾贞、迅速稳定。
23、不息之贞、爻位稳定,任数周流。
24、幽人贞吉、幽禁人稳定吉祥。
25、利幽人之贞、利于被幽禁的人保持稳定。
26、利武人之贞、利于刚武之人保持稳定。
27、元亨、人元是通畅的。
28、光亨、阳爻与阴爻的通达。
29、心亨、与四爻的通达。
30、用亨、运用通达。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