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新疆(下)

标签:
摄影文化 |
分类: 随手拍的照片 |
这次在新疆和田有幸认识了王军、刘一多、凯沙(维吾尔族)、张钰敏、唐学营等十几位朋友,其中还有两位维吾尔族摄影家,一位叫阿迪力·那的尔,一位叫艾尔肯·塔西铁木尔,他们常年把镜头对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拍摄了大量的纪实照片,他们不仅带我和同行的新疆摄影家宋首赋老兄去乡间、巴扎(集贸市场)、采玉场,还带我们去“红玫瑰”感受了全疆最好的烤全羊。我们拍摄他们给我们让位置,我们买玉他们帮我们讨价还价、识别真假,彼此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有一天艾尔肯和阿迪力陪我们去玉龙喀什河畔的一个玉巴扎拍摄,那里聚集了成百上千的玉贩子,99%的都是维吾尔族人,他们虽然不认识汉字,但每个人都认识玉,而且非常精通,包括谁手里的哪块玉是从哪条河里挖出来的,他们都一清二楚。
记得艾尔肯对我说:“我小的时候经常背着麻袋去河道里捡玉,那时候一天能捡很多玉,而且非常便宜,现在几万元的一块玉,那时最多也就几块钱或者是几十块钱,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是几万、几十万一块玉。七十年代的时候,我们都是去河边捡玉,八十年代的时候,都是拿着小小的工具在河边抛玉,九十年代的时候,大家都是拿着各种工具挖地八尺在找玉,现在全是用推土机挖玉,最多的时候,每天有2000多辆推土机在这条河里挖,对河道的破坏非常严重,听专家说这条河道几百年都得不到恢复。”
艾尔肯的话让我想起有一次跟着同学李文树去他老家唐海玩的时候,他妈妈给我讲的一个故事。记得他妈妈用浓重的唐山话说:“几个孩子小时候啊,每到晚上我就喊他们,去!捞虾去!不一会会啊,几麻袋虾和螃蟹、甲鱼就捞回来了,晚上邻居都睡了,我就煮上满满一大锅虾和螃蟹、甲鱼让孩子们吃,看着几个孩子围着一个大锅吃啊吃,我就坐在旁边不停地哭!”我问她为什么哭,她说:“没粮吃啊!那会儿吃那些东西只能是晚上偷偷地吃,要是让邻居看见啊,人家就会笑我们家穷,没本事!”
听李文树说,现在他们老家的虾和螃蟹、甲鱼早就没有了。可能就像和田玉一样,早已被人们利用各种手段打捞一空,即使他回到老家能够吃到虾和螃蟹、甲鱼,也都和市场上的和田玉一样,大部分都是人工制造的。此刻,又让我想起很早以前在《参考消息》上看到的一个小故事,故事大意是:一个外星人来地球探秘,回去后首领问他在地球上发现了什么,外星人说,我发现地球上有一种叫人的细菌,他们挖空了地球,吃遍了各种动植物,看来这种细菌很快就要完蛋了!
http://s15/middle/4a873e55t8ad9960366ee&690
每辆推土机的四周都会围着很多维吾尔族人注视着玉石的出现
http://s6/middle/4a873e55t8ad95d237e45&690
挖玉的维吾尔族男人
http://s8/middle/4a873e55t8ad95ea322f7&690
挖玉的维吾尔族男人
http://s12/middle/4a873e55t8ad9605ab4cb&690
挖玉的维吾尔族男人
http://s1/middle/4a873e55t8ad9620df190&690
挖玉的维吾尔族女人
http://s3/middle/4a873e55t8ad95bcf46f2&690
祖祖辈辈生活在玉龙喀什河畔的维吾尔族农民虽然不认识汉字,但他们认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