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拍摄地点:青岛市崂山区流清河 拍摄时间:2012-9-8 器材:SonyA200+Zeiss16-80
青岛的禁渔季结束了,所有的渔船都忘返大海深处与码头之间。我虽然是青岛人,但是很少见到渔船靠岸,将一网一网捕获的海鲜运到岸上。今天我算是见到了,哪怕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捕鱼码头。
这个捕鱼码头很不好找,因为它就隐匿在崂山风景区里面,一条狭窄的小路通向下面的海滩,那海滩就是渔民们整理成果的平台。起先,我一直认为,渔船打渔,打上来的都是整整齐齐的鱼,比如是同一个品种的清一色的鱼,或者是清一色的虾,因为市场上就是这么卖的。就好比你去瓜果蔬菜市场,黄瓜,西红柿 都是分开放的,都是分类好的。但是打渔其实不是这样的。一网下去,什么都能给你打上来,各种各样的鱼,各种各样的虾,各种各样的海蟹,而且大小都还不一样,刚把网拿上来的时候,你打眼一看,还以为是一堆“垃圾”呢。但是这对垃圾马上就被倒在、沙滩的一块很大的布上,然后渔民在这里用手工的方式,将鱼,虾,海蟹,分类。而且还按照大小分类,要知道越大的肯定越值钱。
自从禁渔季结束以来,渔民每天都是如此。女人们在岸上等待,男人们出海捕鱼,捕鱼完了,男人们把网里的东西倒在沙滩上,又继续开船出去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女人们对这些网里的东西分类。虽然每天如此,但是我感觉渔民能够乐在其中,尤其是下去一网,打上慢慢的鱼上来,这种丰收的喜悦,是一般人无法体会。而且农民伯伯一年之中只能体会一两次这种喜悦,渔民不一样,一天之中反复体验。在岸上的分类的女人也是如此,挑拣时候遇到一个大个的鱼虾也是会很开心,这玩意能卖个好价钱。很多懂得吃海鲜的人都会喜欢去码头买,一是肯定新鲜,而是价格也便宜中间省了一道。而且渔民打回来的肯定是野生的,野生的和养殖的真的是没得比,没吃过的人真的是无法体会。
如果机会到崂山玩,记得留意一下海滨这个小小的不捕鱼码头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