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贝叶思声誉风险银行业舆情监测财经 |
分类: 金融 |
一、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评级
损失大,抵御网络声誉风险的能力一般)。
图1: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评级(BNRRR)
二、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指数
图3: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指数(BNRRI)
(注:风险指数越高表示该行负面信息比率越高,危机信息等级越高,正面信息比率越低,对银行
可能造成的损失越大,最高为100)
三、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概况
图4: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置信区间分布(LP)
(注:置信区间值表示银行发生声誉风险的可能性,裂度区间越大造成银行网络声誉风险的损失越大)
四、本周热点事件追踪
1.建行信用卡未激活却暗中收费 银监称涉嫌违规
9 月3 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家住西安市紫薇田园小区的周先生反映,2011 年3
月份经朋友鼓动,他办理了一张中国建设银行的信用卡,一直未曾使用,孰料前几天银行通知缴纳120
元年费。信用卡在人们生活中已经普及,很多消费者因银行朋友鼓动帮助其完成任务,毫不吝惜地办理了多张信用卡,这些信用卡大多未激活使用,变成“休眠卡”。然而“休眠卡”却并不“休眠”。
2.危机程度:三星
1.舆论环境分析:如今,信用卡用户越来越多,信用卡在人们生活中已经普及,信用卡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成为舆论的热点问题,信用卡安全问题是客户很关心的问题,信用卡安全出现问题,客户会对银行的信用产生质疑,从而降低公众对银行的信赖程度,事件一旦发生,极易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2.信息策源地分析:《中国消费者报》是国家工商局主管、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的一张专门为消费者服务的全国性报纸。13亿中国人,人人都是消费者,《中国消费者报》针对消费者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日常消费需求,充分报道市场动向和各种商品和服务信息,在消费领域中最具权威性。
3.传播力度分析:本周内,该事件已被新浪网、金融界、中国金融网、中国网、和讯网、中金在线和凤凰网等多家门户网站转载400多次,且主要为负面评价,信用卡未激活却暗中收费,客观上已损害客户的利益。因此,该事件传播力度大,对该行的声誉影响极大。
4.信息攻击程度分析:此事件中,建设银行对此表示事件是客观存在的,对于消费者不知情下对未激活的信用卡收取年费,银行对于工作人员有严格规定,要告知消费者,但是银行也表示,可能有些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任务,而故意隐瞒。这必然会引发公众对该行声誉的担忧,对于建设银行而言,建设银行将会面临很大的声誉风险。
关于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周报(BN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