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8日—6月24日贝叶思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周报

标签:
贝叶思银行声誉风险指数财经 |
分类: 金融 |
一、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评级
图1: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评级(BNRRR)
图表 2:声誉风险评级与LP的对应
二、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指数
本周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指数为30.70,邮储银行网络声誉风险指数最高为68.20,工商银行网络声誉风险指数最低为12.72。其中,五大国有银行网络声誉风险指数均值为22.65,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络声誉风险指数均值为29.80。
本周邮储银行网络声誉风险最高,主要原因在于,多家媒体对该行行长被调查事件进行的跟踪报道,使得本周该行负面信息数量上升明显,进一步加大了该行因网络声誉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图3: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指数(BNRRI)
(注:风险指数越高表示该行负面信息比率越高,危机信息等级越高,正面信息比率越低,对银行可能造成的损失越大,最高为100)
三、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概况
本周,银行业网络信息中,负面信息主要集中于:信用卡业务和柜员服务两方面。从媒体分布看,网络新闻是负面信息的主要来源。
本周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的置信区间为1.91%-2.33%,其中,置信区间最小的为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0.90%-1.10%,置信区间最高的三家银行为:邮储银行4.70%-5.75%、深发银行1.93%-2.36%和民生银行1.80%-2.20%。
图4:银行业网络声誉风险置信区间分布(LP)
(注:置信区间值表示银行发生声誉风险的可能性,裂度区间越大造成银行网络声誉风险的损失越大)
四、本周热点事件追踪
1.中行芜湖分行某支行副行长非法吸收千万元存款被判刑
6月19日,《合肥热线》报道,日前,芜湖镜湖区法院一审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被告人赵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
被告人赵某系中国银行芜湖分行某支行的副行长,2006年至2011年期间,在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情况下,为了其哥哥公司投资项目运转,非法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1100余万元,无力偿还。赵某作为银行的副行长,知法犯法,不仅严重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也让自己身陷囹圄。
(二)热点事件分析
1.舆论环境分析:近期,有关储蓄资金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此事件会导致公众对于银行信任度的下降,加大该行网络声誉风险损失的可能性。
2.信息策源地分析:关于本事件的报道首先出现《新安晚报》,该报创刊于1993年1月1日,现每天平均64个版以上。目前,新安晚报在安徽省日发行量70多万份,是安徽省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多、影响力最广的报纸,是安徽都市报第一品牌。
3.传播力度分析:本周内,该事件已被多家平煤发布,各门户网站也纷纷转载。
4.信息攻击程度分析:此事件涉及人员职位较高,因为其非法吸收存款而获刑,因此,公众对该行的信任度将下降,优质客户流失的可能性增加,进而对该行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