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思路

(2012-02-16 09:29:51)
标签:

新兴文化业态

it

分类: 社会评论

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思路

贝叶思咨询  何小丰

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培育和发展新兴文化业态,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增加值,且对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现实意义。贝叶思咨询认为,各地方政府要从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出发,充分强化政府在推动、扶持、引导文化产业大发展上的职能作用。

何为新兴文化业态

新兴文化业态是利用各种数字技术和软硬件载体,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进行整合,通过数字化创作、编辑、生产制作及传递,向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内容产品。其内容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新媒体和新行业的出现;二是新兴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行业进行改造;三是文化产业化过程中,传统产业加入文化内容后产生新盈利模式,这三个层面的集中,形成了新兴文化业态的核心内容。由此得知,新兴文化业态与传统文化业态区分开来的核心要素是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由于功能及技术手段不同,新兴文化业态又可以细分为综合类、视听类、文本类及功能类。

 

表 新兴文化业态分类及细分领域

类别

核心内容

业态细分

综合类

资讯综合

互联网门户网站、移动互联网

视听类

影视

IPTV、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移动电视、数字电视

音乐

在线音乐、无线音乐

文本类

文艺

网络文学、数字动漫、网络杂志

期刊

手机报、电子报、数字期刊、电子图书

功能类

游戏

网络游戏、手机游戏

教育

网络远程教育、数字教育系统

社交

SNS、博客、微博

广告

搜索广告户外媒体广告、网络广告

娱乐

数字表演、电玩设备及衍生品

数字艺术

数字艺术制作、在线创作、数字特效

数据来源:贝叶思咨询,2012年1月

为何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支柱性产业的概念是指产业增加值要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而当前仅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和云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全国范围内这一比例仅约为2.5%,意味着从2012年开始到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复合增速将至少达到24.38%,至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1万亿元。

 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思路

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是培育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在国外,新兴文化业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引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我国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还处于培育阶段,因此,贝叶思咨询认为,我国必须更加重视新兴文化业态,尤其是要重视高新科技支撑下的文化创意新业态、文化产品新形态,将其打造成文化产业中的“拳头产品”。

如何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新兴文化业态通过专业化分工与互动协作,加快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结成产业的协作、流通和服务网络,形成基地或园区,使各类新兴文化业态在空间上形成整合。在经济空间重组、社会空间极化的耦合作用下,文化产业显现出新的区域经济空间类型,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因此,各地方政府要从国情和市情出发,从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出发,充分强化政府在推动、扶持、引导文化产业大发展上的职能作用。

1、协调区域发展,引导新兴文化业态集聚

地方政府要适应日益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在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发展上,要充分利用集群化所独有的专业化分工与互动协作能力,指导建立新兴文化业态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传播中心,如北京市先后形成了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快新兴文化业态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以基地或园区为载体作为招商引资的突破口,扩大文化产业的经济效应,增强区域核心的竞争力。

2、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共同促进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科技创新主导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演化,是培育新兴文化业态的基础;制度创新指引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提供保障,是培育新兴文化业态的中心。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促使文化产业结构向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等新兴业态转型,向高技术、高集约化演化,不断创造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极。

在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同时要搭建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平台吸引大量灵活高效的创业投资,形成与其他产业接轨的投资和退出机制、中介服务机制、信托责任机制等,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3、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做好人才保障

人力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源。新兴文化业态是高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物,特别需要高素质人才来支撑。要加强人才培养力度,着力造就一批既掌握现代传媒技术,具有艺术创造力,又懂得现代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一方面可以拓宽人才引进的领域和渠道,吸引和聚集从事新兴文化产业的优秀人才,形成人才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从事新兴文化产业的专门人才,做好人才的储备,更重要的是要用机制激励人才,为激发和提升人才的创新激情、创新勇气、创新素质和创新本领提供空间,使新兴文化业态焕发出比过去大得多的生产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