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网购火车票杂谈 |
分类: 通信与电信 |
网购火车票风雨过后将见彩虹
2011-2012年春节期间在互联网领域中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应该就是网购火车票了吧。2011年底,2012年初,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次开始了大规模的火车票的互联网旅程,总体反映来看,火车票的互联网心路历程中,还是毁誉参半的。不少人在感觉到不太方便、不太顺畅的购票历程中还是找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感觉,享受方便之余,也在争议中期待着其未来的发展。贝叶思咨询认为,新开启网购火车票的心路历程将为其未来更好地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风雨过后将见彩虹。
l
截至2011年底之前,中国的铁路系统其实已经经历了数次的变革,整体来看变革为铁路带来了逐年加速发展的格局,而作为惠及民生的又一重大举措,网购火车票可谓是适应现代ICT技术发展与解决铁路春运(延伸至节日运输)购票难、购票不方便的一箭双雕的重要举措,既有利于铁路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又有利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多年来火车票一直是国内的烦恼因素。每逢佳节的节假日票源紧张问题,票贩子猖獗的问题,排队购票的问题等等一直是大多数旅客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因而,春节购火车票几乎成为大部分的长途旅行者们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
贝叶思咨询认为,尽管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普及,而电子商务也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而在中国火车购票领域的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才刚正式开了一个头儿,这让铁路的ICT技术真正切身的服务于旅客最为关心的问题,在一个全球最大的人口大车当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本身就成为了一个创举。
总体来看,尽管初试不爽,但是很多人已经开始享受到不用到火车站来回奔波的好处,火车站里的人相对减少了,窗口前的队少了也短了,既降低了旅客的购票成本,也降低了铁路的服务成本。网购火车票可以让铁路局职工减少春节期间的服务压力,有效地帮助其降低服务成本,同时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较,还能有效地提升铁路旅行的竞争力。
l
回顾刚刚诞生的网购火车票,贝叶思分析认为,至少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未来进步与发展的方向。
一个是受众问题。由于网购火车票对于登录互联网络的便捷性要求比较高,而目前国内的受众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属于不方便使用互联网络的人群,这部分人群就只能使用电话购票或者是采用传统的窗口购票了。因而,有人提出,网络购票对于不方便的人而言,可谓有失公允,这一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过,考虑到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些不会成为网购火车票的拦路虎的,通过提供相应的社会教育与培训,增加服务设施,或者增加通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一个是时间差问题。由于网购火车票可提前购买到火车票,这些在方便网络购票、引导旅客向网络转移方面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似乎也造成了与窗口购票的不公平。
一个是网络拥堵问题。这个问题是通过网络购票的人们最深切的体验,尤其是在春节前订票的旅客,好些人不停地在登录界面中输入再输入、回车再回车,点击再点击……,由于高峰期同时访问人数的爆发性,使得其在电子商务发展史上也将成为记录,因而解决并发性问题是网购火车票最为突出的问题。
一个是取票的问题。由于还不能实现采用身份证件直接上车,取票时同样要排队,只是解决了前半程的排队问题,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l
面对集中爆发的购票业务与并发工作量,有人提出未来要实现多地分别同时进行多个网站的购票,以分散并发工作量,这些可行吗,能够实现吗,仍在争论之中,总体一点就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服务机制,就是高效地处理并发工作量,让网络购票不再那么耗时费力。
能否实现采用具备RFID功能的二代居民身份证直接上车,而不用再去窗口拿票吗呢,继之而来的,能否自助打印报销凭证或者说是直接将报销凭证进入企业报帐数据库,从而,减少取票流程的麻烦呢?
贝叶思咨询认为,网购火车票从技术到管理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有其他电子商务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因而也会存在着种种个性化的问题,而诸如此类的思考将是2012年开始的网购火车票逐渐解决的问题,没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让我们对网购火车票的未来翘首以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