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销售节节败退 品质提升是关键
(2011-11-07 09:54:50)
标签:
自主品牌汽车汽车 |
分类: 汽车 |
据统计,在中国乘用车领域中,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超过40%,在数量上与合资及外资品牌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但是,如果从产品的等级构成格局来看,自主品牌又处于非常弱势的位置,目前自主品牌车型90%的销量均集中在售价在7万以下的区间,利润被压缩,企业的盈利情况并不理想。盈利决定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尽管我们拥有了40%的市场份额,但自主品牌的市场依然面临较大的风险。
前三季度,国内车市销售持续下滑,部分乘用车品牌环比同比都实现了正增长,但自主品牌以最大跌幅,成为最“受伤”的群体。自主品牌本身竞争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在实行限购政策的北京市场,自主品牌更是遭遇严峻的考验,哈飞、比亚迪等一些自主品牌的经销商店已经开始关门,已经让不少本土企业普遍感到压力。
另外,有关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车市以自主品牌的节节败退收场,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较同期下降2.96个百分点,而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占有率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87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面临前后夹击,处境尴尬
国内汽车市场发展十多年来,随着消费者的日渐成熟,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自主品牌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少,一些自主企业把产品的盈利放在了第一位,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导致自主品牌口碑不断下滑。另外,合资品牌自主化,不断生产小排量低价车型,自主品牌发展空间被不断压缩。面对前后夹击,自主品牌处境尴尬,生存前景堪忧!
贝叶思认为自主品牌要想提高市场地位,关键在于提升品牌竞争力,提高品牌溢价的能力,这是不二的法则。
品牌、品质提升是关键
自主品牌发展的最初阶段,产品的品质建立这个环节最为薄弱,可喜的是随着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这些企业的成长,销量有了不错的成绩。近年来,上述这些环节均在补充及加强。
J.D.Power的中国汽车行业售后满意度调查是在59个汽车品牌中进行的,从《中国汽车行业售后满意度发展简史》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在这十年中,中国汽车业售后服务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2011年整个行业的平均分为833分,与2010年的819分相比提升了14分,创了历史的新高。
品牌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正是我们研发设计、生产水平、试验水平的提升过程。现在,我们的产品无法跟别人比品牌,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车企不仅在市场份额上能与合资、外资对抗,在品牌号召力、品牌价格上也能与他们相抗衡,在高额利润的市场上与他们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