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机it |
分类: 通信与电信 |
互联网企业做手机的喜与忧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发布在国内网络媒体上被炒的沸沸扬扬。与半个月前阿里巴巴发布的阿里云手机和新浪HTC微客手机相比,小米手机主打的高性价比的策略。这些由非传统手机厂商牵头发布的智能手机终端,相继引爆了国内市场的混战。而在7月份,百度、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宣布加入自主品牌手机及操作系统开发的行列。
贝叶思咨询认为,互联网公司进入智能终端市场有三大好处:
一是为了变被动为主动。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企业为了争夺市场,针对不同操作系统,陆续推出各自的客户端。从即时通讯到手机聊天,从微博到SNS,从视频分享到网络阅读,推出移动应用一时间成为了整个互联网行业必做的事情。但正是由于操作系统、应用及客户端的丰富和多样化,是否内置某一应用/客户端取决于终端生产厂商,是否安装则取决于用户自身,互联网企业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地位,互联网企业往往以操作系统作为切入点,与手机制造商合作,生产内置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及应用的手机终端。比如,阿里云手机内置云OS操作系统、淘宝、支付宝、云服务等阿里巴巴旗下的应用;小米手机则内置了MIUI操作系统、以及包括米聊在内的小米科技旗下的应用。
二是为了争夺手机上网入口。与传统PC上网入口以浏览器为主不同的是,手机中的各种APP客户端,大有把浏览器边缘化的趋势。由于上网入口具有左右流量的能力,是内容和应用服务平台的支撑点,手机是否内置,以及内置哪款应用/客户端,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互联网企业的收益。因此,互联网企业生产智能手机终端的目的不仅是争取主动权,更重要的是为了争夺手机上网的入口。
三是为了增加用户的粘性。在互联网行业中,用户粘性经常作为评判企业好坏的指标,它主要是指用户对网站的重复使用度、依赖度和忠诚度。目前,在国内互联网市场要撼动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新浪等巨头的地位,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有很大困难,但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则不同。由于移动互联网市场还属于一个新兴市场,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抢占先机至关重要。就拿米聊来说,如果不是内置在小米手机中,要撼动QQ的地位比较困难,小米科技CEO雷军说过这正是他开发小米手机的初衷。
基于以上三个利好,以及互联网企业自身的特点,贝叶思咨询认为,互联网企业要想在移动终端市场取得更好的发展,还需解决以下两大问题:
其一是抓住用户的心,把用户体验做到位。首先就操作系统而言,目前互联网企业大多会选择Android系统为起点开发其操作系统。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除了要尽量解决Android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外(自动挂机、偷跑流量、续航能力不足、经常死机、短信乱发等),还要保证新开发的操作系统对竞争企业的应用/客户端软件的兼容,给用户以自主选择的余地。其次就内置应用而言,企业应开发出能更好地、全面地满足用户对资讯、娱乐、社交等需求的应用,相应的服务也要同步提高。阿里云手机中内置的云服务号称做到了全面性,但这还需要时间来证明。相信企业如果能做到以上两点,必定能提高用户体验,从而抓住用户的心。
其二是解决兼容性问题。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老牌手机厂商相比,互联网企业的劣势表现在其软件与硬件,硬件与硬件的兼容性的设计经验不足。比如小米手机的硬件配置比主流高端智能手机还强,包含了1.5GHz的CPU、GPU、4寸屏等,但1+1一定等于2吗?看PC行业的神舟、联想和Thinkpad,就明白新入行与老牌的差距。因此,加大研发投入,更快更好地解决兼容性问题,能帮助互联网企业在移动终端市场上站稳脚跟。
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加速发展,必然使得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加入到这个市场的竞争当中,腾讯、百度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已进行相关的布局,开心网、人人网等SNS企业据说也有一定的规划。因此,不论是已经进入,还是将要进入的互联网企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