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贝叶思咨询
贝叶思咨询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240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贝叶思咨询:电动车推行模式畅想—车身与电池的分离

(2010-12-30 09:24:31)
标签:

杭州

电动车

汽车产业

贝叶思

杂谈

分类: 汽车

    我国汽车产业在传统动力与混合动力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相比较而言在纯电动车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小,而我国又是世界汽车大国,内销是有优势的,所以在这个时机越过混合动力发展纯电动车,对我国汽车产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而难得的机会,也是给我国汽车产业提供了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
    机会好,愿望也好,但并非一切都好,通往美好的道路是不够好的,是崎岖的。摆在眼前的两大困难--技术突破和基础设施,目前的推进就很困难。现在电动车售价高,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久,蓄电池五花八门,充电桩和电网配套几乎从零开始铺设,车企纷杂重复投资。
    电动车是机会也是难题,带着上述问题,我们来思考一个推行模式。
    一、模式介绍
    将电动车分为车身与电池
    我们的电动车用电池组代替发动机,从前汽油柴油是汽车的血液,现在电则充当起这一角色,并且人们希望给汽车充电像加油一样快。所以各家汽车厂商都在拼命研究电池,研究如何更好的为汽车提供血液。
    或许我们应该改变下观念了。把电池部分独立出去,车企只研究车在某个电量下怎么工作,怎么把汽车的功能表现的更好,而电池由电池企业去研发。电动车就像传统手电筒一样很方便的更换电池。我们买车只是买的车身,并不包含电池,当然厂家也可以提供电池,算做配件来卖,由客户自由选择买或者不买。
    电池的供应
    那么我们的电池哪里来?由电站来提供,像杭州租赁自行车一样租来,并且任意一个电站都可以归还更换。国家设定专门机构统一管理电站,并对电池、充电桩、电站服务等设定统一标准。电站的国家管理部门可以将电池的生产外包出去,以招标的形式为电站选定电池厂家,由他们供应电池。
    同时电站里备有充足的满电电池,并设有足够的充电桩。我们的汽车可以在电站更换电池,也可以选择在电桩充电,当然电站外也会遍布充电桩供电动车充电。并且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去电站退还电池,更换新的。当然车主也可以选择购买电池,而不去租赁。

    二、这样的模式能带来什么效果?
    这样我们的汽车厂家只按电池电量选择生产对应车型,可以选择一组电池,或者多组。这样我们的电动车价格就要降低很多。
    那些接受不了过长时间充电的人可以在电站更换电池,不会比加油慢,并且国内已有企业研发出电池更换系统,可以在3分钟内为电动车更换电池。
    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或许依旧不足,但在电站普及,并且可以方便更换电池的情况下,我相信车主会很愿意接受电动车。
    外国的车企进入中国要按照我们的标准来生产汽车,适应我国的规则;另外我国汽车购买量世界第一,接下来几年内购车需求依旧会这么蓬勃。这两点对我国车企来说都是很大的优势,我国的汽车产业就会更接近弯道超车的目标。
    三、推行该模式的充分条件
    目前政府已经推出 “Point-Line-Plane(点─线─面)” 的概念,来推进充电基础设施的建立,其中“Point(点)”就是指电池交换系统;并且我们国内已经研发出3分钟内为电动车更换电池的更换系统。由此得出电动车的电池更换已经不是问题。
    当然电池本身的技术问题还是存在,但是把电池放给国家统一招标投放生产、投入研发,会防止大量的重复投资、避免电池及相关部件规格五花八门,从而大大有利于我们的电动车发展进程。
    这样政府需要更多的投入,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电动车的发展也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必须由国家来统一管理,放任市场五花八门,政府会更加辛苦,或许还没有效果,也不能推进电动车发展的进程。

    由此贝叶思咨询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推行这种车身与电池分离的模式,并会产生很多利好,加快我国的电动车进程。

    这只是一种推行模式,或许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部分,也或许存在更好的、更加能催进电动车发展的模式。我国的电动车是必然要发展并且要发展出优势来的,我们自当实事求是,多吸纳各方建议,让我国的汽车产业抓住这个机会走到世界前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