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贝叶思咨询:网舆挑战——银行,你准备好了吗
(2010-11-25 09:30:45)
据悉,中国银监会最近开始对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消费者意见反馈情况进行集中检索,针对在重点网站上存在的消费者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将会责令银行进行改正。
从这一举动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中国银行业的最高监管机构,银监会也在用网络这一最具实效性和有效性的工具来了解消费者对银行服务的各种意见和评价。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来反映自己的问题也逐渐成为消费者投诉或者维权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政府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能获得更有价值和意义的资料和数据,银监会的此举是否也意味着其他部门在以后也会采取类似的方式进行对各下属部门或机构的监管,可以去大胆的想象和猜测。
随着市场准入制度的放开和经济环境的逐步开放,各种性质的国内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也渐渐进入市场并在角逐中争取自己的客户。而各家银行为了争取自己的客户,提高自己的业绩,也在不断发行各种银行卡,其中以信用卡最为激烈。相比于普通的借记卡,信用卡牵涉到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从最初的资料收集到银行征信审批等等,信用卡从申请到使用都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和使用规则。正因为如此,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作为银行,重视信用卡业务是必然的,因为这是能赚钱的业务,同样也是容易引发坏账的业务。
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人们每天都在接受不同的信息,很多都会如过眼云烟一样,在大脑中不留下任何迹象,但是对于负面的信息,人们常常会津津乐道,更加容易留下印象。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读者对一起网络事件无法做到在第一时间辨别真伪,但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在涉及自身财产安全的时候,往往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去接受这些信息。
根据贝叶思信用卡网舆平台的监测,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关于各银行信用卡的投诉量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但是在一些能够集中反映问题的网站及论坛里出现的投诉或者攻击性的文章、帖子等有了小幅度的上升。

图 一周银行制造关注指数对比
从贝叶思网舆监测系统发现,最为关注的就是有一篇“中行信用卡办卡承诺不收费,如今翻脸收20元”的新闻在11月11日这一天被几百家网站进行转载,其中众多知名网站的金融类版本都进行了转载,这也是早就中行在这一周制造关注指数能达到最高的一个决定因素。然而,在第二天,有关“中行交管卡遭投诉
年费20元到期换卡再交50元”的新闻事件再一次登录各家网站,可谓是雪上加霜。两件事情的发生,造成了中行的健康制造关注指数也出现了激降,为各行最低。在这件事中,中行对于网络舆情的反应明显晚了一步。人们在质疑这张卡的同时,也对其他卡的使用情况以及银行的信誉产生了怀疑。
犹如华尔街危机二中的情节一样,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谣言的传播往往行成跟风效应,加重负面消息带来的恐惧心理。网络中更是如此,不管是多么小的一件事,在网络的力量中都有可能给事件的主角带来更大的影响力,甚至于超乎人们的想象,而这样的事情也在网络现实中上演着。
中国有句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的舆论监测,发卡银行去关注和重视,了解消费者在使用中的问题,关注消费者对银行卡使用的意见,促使银行内部改革一些自己设置的条例,让使用者更加认可自己的服务,才能保证客户资源并不断吸引新的资源。而对于银监会进行的对各商业银行的检查,未雨绸缪强于亡羊补牢,亡羊补牢好于坐以待毙。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