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兄妹日本日语语言 |
分类: 兄妹俩的成长瞬间 |
以前带一个,总能腾出时间来写写他们的日常生活、进步变化。现在带两个,写得明显少多了,还是记录记录吧!这里毕竟是为他们而开设的地方,初衷是为孩子留一份成长日记!
虽然俩孩子有很多让人头疼的地方,但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有进步就应该鼓励不是吗?今天就写篇他俩的进步!
先来说说哥哥的进步吧!
时间过得确实挺快,哥哥回日本一晃半年了。刚回来时,日语基本是全部忘光,只会打招呼和自己的名字。要知道当初他在日本读幼儿园的时候,是完全可以和别人交流的。小孩子忘得快、学得也快,回来的短短半年里,我是真切感受到他的进步!
去年7月回来的,正是暑假,日语假名五十音图一个不认识一个不会写的他,一个暑假全部攻下来。9月1日开学,插入日本小学二年级的下半学期,国语就是日本的语文肯定是跟不上的,长篇的课文,一开始必须我们一句一句地带着他读,但没过多久,他就能自己接受新文章,不再需要我们带读了。
学校里专门给他配了一位翻译老师,上课坐在他旁边,帮他翻译老师讲课的内容。但是下课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玩的时候,翻译老师是不管的,其实和同学们玩耍的时候是他学习日语最好的时机,很庆幸他很积极很开朗,很愿意交朋友,所以他的口语在这短短的半年里突飞猛进,和同学们简单的交流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
翻译老师也反应,现在上课他已经基本能听懂,4月份就要升入三年级了,新学期开始就完全要靠他自己了,翻译老师只陪到二年级结束。其实我倒觉得没有翻译老师,他的日语会提高得更快!
日语里有平假名和片假名,片假名比平假名要难记一些。哥哥刚开始接触时,其中好些都容易混淆,记不住,如今也都熟练了。一长串片假名,他眼睛一扫就能流利地读出来。
小孩子学语言环境真的很重要,有环境就很快,而且没有口音,发音很纯正!
语言上的进步很大,生活上也是有不小进步的!
哥哥从小是姥姥带大的,在日本读了三年幼儿园后,又回到姥姥身边两年。老人带孩子,难免过于宠爱!
在姥姥家,哥哥绝对是大少爷一枚,啥事都不干,被姥姥姥爷伺候地舒舒服服,每天只需要好好学习。
早晨起床闭着眼睛躺着,姥姥给穿衣服;牙膏都是挤好在牙刷上的,就差没帮他刷了;洗澡也是姥姥帮着洗,就连擦屁股都是姥姥帮着擦。每天的早餐是姥爷负责,为了他吃的好都是好几个品种;接送去学校都是姥爷,刮风下雨飘大雪姥爷都是鞍前马后地伺候着。
回到日本,可没那么好命了,上面的事情除了做早餐,全部都要自己做。8岁了,就算不是因为有妹妹,妈妈忙不过来,也应该要学会自己做了,更何况我确实是有时候顾不上他。
在日本上学都是自己去自己回,书包再重、东西再多都要自己背着拎着。在国内读书时,都是姥爷拎着,怕把他那小身板给压弯了,可一回日本他每天的书包不比国内时的书包轻呀,除了书包,每天丁玲桄榔提一堆东西,也没觉得什么啊,我从没听见他一句怨言,抱怨书包重啊、东西多啊!
虽然以前被姥姥宠惯了,但并没有造就一个娇滴滴的哥哥,我觉得他转变适应得很快,没觉得他难受痛苦和委屈。而且还感觉他挺坚强的,就好比上次秋游,他下水冻得发紫的事情回家都不告诉我,怕我担心!
生活上的进步是最最让人欣慰的,他应该感谢妹妹,要不是有妹妹总缠着妈妈,他可能还是个娇少爷!
再来说说妹妹!
主要想说妹妹在语言上的进步,其实妹妹最近是越来越调皮,经常惹我发毛,还动不动就是大哭大闹,蛮不讲理,不知道每个孩子是不是到了这个时期都这样,反正我现在有些头疼!
妹妹是1岁4个月来到日本,1岁4个月应该是孩子学话、开口说话的时候,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她开始接触两种语言,可能是混淆了她的听觉,她一直说不出一句正儿八经地话,只会叫一些称呼。
我们不是很担心,因为她并不是不发音,反而是叽里呱啦地很喜欢说,就是完全乱说,故意地乱说。如果她是完全不发声,不开口,那确实应该去检查一下耳朵或者是舌头,但她可以清楚地喊出“爸爸、妈妈”,乱说的那些音听着也都是很正常的,还是带表情的,很生动的,所以我们没有带她检查过。
就这样在中文和日文的双语环境下,现在2岁7个月的悠然终于可以表达了,有些话是只会用日语表达,有些是只会用中文表达,有些是中文日文都会表达。
日语表达的发音比中文表达的发音要清楚,但在听方面,她绝对是中文比日文好,毕竟我们在家全是中文。
她虽然开口很晚,但早就能听懂我说的话,现在终于是可以和我对话了。
我说:“悠悠,别搞到身上去了,小心点!”她马上会说:“哦,我知道,我知道!”
你问她问题:“悠悠,你现在几岁了!”她马上说:“我2岁了!”然后你再用日语问一遍你几岁了,她马上又会用日语回答:“2才!”
说得比较长一点的句子有:“妈妈我想吃巧克力,可不可以?“还有次像写作文一样地说:”哥哥在学习,爸爸在看电视,妈妈在洗衣服,悠悠在看妈妈洗衣服。“说完,我简直是惊呆了!
家里所有人的全名都会说,还能说出自己的全名。最可爱的是叫妈妈的小名和爸爸的小名,爸爸的小名里有强,她分不清墙和强,每次说爸爸的小名都会去拍拍墙。
只要你哎呀一声,她马上过来关心:“怎么了?小心一点!”那小样子可爱得让人受不了!
我走快一点,她马上中文日文一起来:“妈妈,待って!”,就是妈妈等一下的意思,妈妈是发的中国话的妈妈,但等一下永远都是用日语说。
日本的电视看多了,日本人经常说的一些口头词都学会了,什么“おいしい”“かわいい”“すごい”"どうぞ",还都是带夸张表情地说。
有时候调皮恨得人牙痒,但一听她说话,就什么气都没了!
我感觉现在妹妹已经深入哥哥的心里,妹妹也越来越喜欢和哥哥在一起。
兄妹俩吵吵闹闹也是家常便饭,我家经常是妹妹无理取闹、蛮横无理,哥哥经常是很无奈,妹妹太小了,有时候不得不让哥哥退让些,哥哥有时候真的很生气,不过没一会就忘记了。
我想等他们都再大些,再懂事些,这样争闹的场面会越来越少吧,更多是相亲相爱的画面。
生悠然最难的第一年,我真的有后悔过,现在其实也不容易,但真的再无后悔感,有的是满满地幸福感,累也觉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