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春运回家文化 |
分类: 散文 |
回家
文:彤子
http://s7/middle/4a869dfdg7eaed02850e6&690
又到年关。“回家”便自然而然地上升为热门话题。08春节,一股突然而来的寒流,将千万似箭般的归家的心,冷冷地挡在拥挤的归途上,挡在逼仄的车站里。那时,常在电视机里看见一幕幕的人头涌涌,看到千里冰封的归途上,那一张张焦急期盼又无可奈何的游子的归家的脸,脸上不觉满是泪痕。
或许,因了有若干年外嫁他乡的经历;又或许,我儒弱的性格里还有股悲天悯人的血液在流涌;也有可能是,想显彰自己是本地人的优越吧。我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那一种情绪,我对春运没来由地关心着、热爱着、眷恋着、痴缠着。
今年的春来得早,天气也和暖和暖的,丝毫没有要刮暴风雪的迹象。而高铁开通了,各航空公司都增加了航班,南来北往的列车全都在轨道上加班加点地运行。电视上也总传出好消息说是实行买票实名制后,火车票好买了,回家方便了。我想,该不再滞留,不再逼仄,不再拥挤,不再彷徨等待了吧?
可急着回去的友人却说,已经订不到十日内的火车票了。我安慰说,订高铁吧。友人说,刚从高铁处回来,也没票了。我说,从天空走吧。友人说,只好如此。过了一会,友人又来电话说,终于订了一张5号的机票。友人感触地说,这两年经济宽裕了,才舍得花这机票钱,要是前些年,订不到火车票也只好留在本地过年了。我说,你已在本地安家了,回去不回去,真还那么重要吗?友人说,得回,十年没回家过年了啊!
我的心一凛,十年——怎么漫长的一串等待?还有多少拥挤在广州车站前的人们,是因了求不得一纸车票而十年未曾回家过一个春节的?不是说买票容易了吗?不是说回家不再是困难了吗?那电视里热播着的是幻象吗?突然,一股惆怅像幕一样罩在心头,暗暗的,郁郁的。我不敢再质疑下去。
天下着蒙蒙的雨,却不寒,透着早春的薄凉,如烟似雾地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当车子经过车站售票处时,我忍不住吩咐司机小曹将车子停下来。只见售票处前面迂回曲折地长长地排了一群等待买票的人们,有高个的,有矮小的;有白皙的,有黝黑的;有嫩滑的,有粗糙的;有美好的,有丑陋的。都压压挤挤地紧贴着前面的人站着,眼睛还机警地睃动,唯恐一旦漏出一丝空隙,所占得的好位置就会被后来人侵占,都全神戒备。
车门突然给敲响了,一个小姑娘站在车边,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鼓鼓地盯着我。小曹忙发动车子说,定是来乞讨的。我回头看了小姑娘一眼,小姑娘嘴唇紧抿着,清澈透亮的眼睛里,含着汪汪的水珠儿。我让小曹将车子倒回去问,小妹妹,你有困难吗?小姑娘点头说,我们排了两天队了,还买不到票,妈妈说阿姨是开车子来的,肯定能买到票。小姑娘从怀中掏出几张红色的钞票,递过来说,阿姨,我不是乞讨的,我有钱,你能帮我买三张回贵阳的车票吗?我愣了下,假如这小姑娘向我讨钱,我或许还能表示一点儿心意,可小姑娘这请求,实在让我不知所措。我红了脸支吾道,小妹妹,阿姨只是来看看的,也没能力给你买票呢。长长的回字型的队伍里,有对夫妻模样的男女盯着我看,我问,小妹妹,那是你爸爸妈妈吗?小姑娘说是。我问,既然一家人都在这边了,为什么非要回去过年呢?小姑娘歪着头想了想,又摇头说,我也不知道,反正好多人都回去的。
为什么一定要回去过年呢?或许是传统,是亲情,是故乡,是探望,是归属,是相聚;但也有迷茫的,只为了赶这趟回家潮的。“回家”到底是名词是动词还是形容词?越来越含糊不清,反正别人回去我也得回去。
车子开出很远了,那长长的候票队伍还如龙般弯曲着,那漫长的等待依然漫长着。假如我们不将“家”分得那么清楚;假如异乡也是故乡;假如天涯海角不再是距离,那么回家就不再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