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天卫
赵天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14,652
  • 关注人气:15,5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闻琴所想

(2008-09-27 16:16:07)
标签:

钢琴教学

教育

早教

音乐教育

育儿

分类: 育儿知识

                 

     闻琴所想

                 闻 琴 所 想

(转载)                        聂巧乐

早上,打开窗户的第一瞬间,听到了邻居家小孩的钢琴声。本很熟悉的一曲莫扎特的奏鸣曲却被邻居家的小孩弹奏得杂乱无章:节奏混乱、和弦音不协和、左右手音的对位参差不齐,跑不动的手指却要飞速的在琴键上跑动......3分多钟下来,没有一个乐句是清晰的,并且明显得听得出这个孩子在弹奏时内心似乎并不快乐,并且非常的急躁不安,想表现的欲望和表现不出来的矛盾交杂在他的内心,我一直在窗口听完了邻居小孩连续三首乐曲的弹奏。其实他的钢琴声我已不陌生,并且从他的弹奏练习中,我也已感觉到了他的刻苦训练的一面,但是很少听到他能弹奏出一首完整而优美的曲子出来。听了邻家小孩的钢琴声,我不禁思绪万千,脑海里想起了很多这种类似的故事......

 

上个月,一个从西安过来的小女孩来我们家学琴,总共让我帮他指点了三次。那小女孩特别的聪慧,反应能力很好,悟性特别高。刚刚弹奏时,手指也跑不动,手腕部分特别紧张,弹出来的曲子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老想快速跑动,可是琴键和音色却老不听自己手的使唤!第一次,我便帮她解决了放松手腕的问题,第二次帮她处理了弹奏时手指的触键和用力问题,第三次帮她解决了音乐的表现力问题,三次课下来,小女孩的妈妈特别的惊讶自己女儿眼前的变化,很高兴自己的女儿能快速的用内心的领悟力表现音乐了。

       闻琴所想

 其实小孩学琴,进步并不困难。但是目前社会中确有很多学钢琴的孩子在学着学着的过程中都自我放弃了?为什么呢?我想原因是很多的。虽然很多家长和老师给孩子们的评价是这个孩子不够坚强,不能很好的坚持下来。但实际上,我认为不只是这个原因,琴童中固然有很多不够坚强的,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的不能够坚持呢?除了学琴过程中本身的挑战新知识、新进步带来的心理挫折感以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弹琴的过程中并不快乐!

  

 如果,一个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始终都能体会到练琴、弹琴的快乐的话,我想,除了学习时间上的不允许和其他一些特殊原因外,是不会有太多的孩子愿意放弃这种快乐的方式的!因为音乐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孩子也不例外。如果说每一次钢琴课,或是平时训练中,都能给孩子带来快乐的话,孩子们肯定不会轻言放弃的,也不会有更多的家长成天鞭策着孩子们去学琴或者是练琴,孩子们应该是很主动地愿意去学习去练习的!

  

我不禁想到了今年五月份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报道,说四川灾区一个孩子在地震后最不愿意被家长抢救出来的物品就是他平常练习的那架钢琴。看过这篇报道的人们给了很多的评论,其实我是很能理解这个孩子的心境的,也许真的他已经厌倦了那架昂贵的钢琴,可能在他平常与钢琴相处的时间里,他并没有太多快乐的记忆,而更多的可能是痛苦的回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更多的钢琴执教老师也应该引起深思。学琴过程中纯粹的技术练习虽然在学习阶段中很重要,且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们琴艺的进步,但其实这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孩子,虽然技术上的进步是需要去完成的,但是,完全可以做到让孩子在快乐中去进步,在快乐的体验中去学习弹琴的技艺。我们并不能期望孩子的琴艺马上飞速进步,我们应该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进步和学习,更多的,还要引导孩子学会理解音乐,学会表现音乐。如果说一个孩子虽然弹奏的乐曲难度并不大,但是比起一个高难度的乐曲却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的话,我想,不管是听众,或者是评委老师,都愿意选择给难度小却表现力好的那位学生打高分吧?

 

 其实,弹琴如品味生活一样,如果每一首乐曲都能很好的去理解很好的去表现,那么每弹出来的一首乐曲岂不都是属于自己作品里的精品吗?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快乐的过好每一天,是不是每一天都成为了我们人生中精彩的一幕呢?

  

真诚的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钢琴练习中获得快乐,更愿世上所有的人们都能快乐的过好每一天!爱自己,爱生活,品味人生,品味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