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执着的志愿者——郎坤

(2010-12-03 14:54:04)
标签:

杂谈

 ■最执着的志愿者

    “希望在,胜利就在,年轻没有失败!”这是郎坤,一位乐观、自信、时刻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在校女研究生的感言。

    郎坤,女,满族,中共党员,出生于1984年11月,现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曾任武汉理工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

    将关爱农民工 子女进行到底

    郎坤自2004年进入武汉理工大学不久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队伍。大学四年期间,她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武汉市一所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屋顶小学”的孩子们。

    这所学校建立在一家菜市场嘈杂的二楼上,菜市场 楼顶被造成空中运动场,每天孩子们就在上面升旗、做操、游戏……2005年3月,正在大一担任团支部书记的郎坤偶然发现了“屋顶小学”,当看到孩子们生活学习条件后,她毅然决定每周五为学生们提供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和英语等学校无法提供的课程。除了自己支教,她还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招募支教老师。出乎她的意料,招募情况异常火爆,不久,一支支教团队便成立了。在郎坤的组织下,每年都有新的老师接过支教接力棒来到“屋顶小学”。

    2007年,面临大学毕业,她毅然选择了投身西部,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开展支教。

    郎坤在支教地主要承担龙里县城关三小毕业年级英语的教学任务。学生基础差,发音不标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缺乏兴趣……这一个个困难摆在面前,她拿出了备战高考的架势,一个难题一个难题的攻克!经过不懈的努力,其所从教的科目毕业考试平均分达到91分,及格率为100%。

    在支教过程中,郎坤发现随着龙里县每年的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监护不力的情况,他们违反纪律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的比例较高。于是郎坤开始探索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机制。她在教学之余放弃休息时间走访、看望当地的留守儿童近百名,涉及全县14个乡镇,数十个村,并为他们带去了学习、生活用品。一年来郎坤共为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募集价值4万余元的物资。

    点评

    现在郎坤已经返校读研,但她继续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生活问题,经常深入武汉周边农民工子女学校调研,不断探索新时期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机制与模式,不愧为关怀农民工子女最执着的志愿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