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近期出台规划,年底前将建30万人应急志愿者队伍,并进行专业培训。此举旨在解决应急志愿服务存在的“组织无序、志愿者专业技能欠缺”等问题———
随着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热情不断高涨,志愿者人数不断增加。但长期以来处于自发状态的“游击式”志愿者队伍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扎推去媒体曝光多的地方,通往灾区的道路被志愿救援的私家车挤到瘫痪”、“众多志愿者滞留车站机场,为当地带来额外负担”……在汶川大地震后的抢险和重建中,一些自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出于好心,反倒帮了倒忙。
“在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一个公共组织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必须有效地整合调动整个社会资源,在紧急状态下对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及时补充,应急志愿者队伍就要起到这样的作用。”团省委书记王晓栋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实现组织有力。
为此,团省委会同省政府应急办、省卫生厅、省公安厅等16家单位组成应急志愿者招募工作组委会和办公室。根据规划,我省年底前将建立起30万人应急志愿者队伍。
10月底,我省招募应急志愿者消息发布后,石家庄团市委志愿者部的办公电话就一直响个不停。“我是医生,能做应急志愿者吗?”、“我是搞电脑的,你们需要不需要?”……招募活动受到众多有志从事志愿服务人士的关注,报名人数不断增加。
在汶川大地震后,就有许多志愿者因缺乏专业技能而只能从事杂务工作,有的甚至因缺乏训练受伤成为被援助者,所以尽管此番报名参加应急服务者大都考虑到了自己的专业特长,但还是有不少人担心,有医疗常识不见得就能应付紧急施救,应急志愿者真的是人人都能当?
据有关专家指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志愿者必须具有一定救援知识和技能,志愿者队伍必须专业化、正规化,要由专业部门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化培训。
团省委在应急者队伍筹建前就考虑到了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问题。在各项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中,“河北省消防应急志愿者行动”率先启动。根据规划,团省委将会同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面向社会招募热爱消防事业的志愿者,成立河北省消防志愿服务总队。
公安、消防等专业部门将为这支志愿者队伍提供最权威的专业培训,每名志愿者经过培训后都将具备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技能,如熟悉所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区、街道、村消防设施情况和当地医疗急救联络方式;在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报警并熟练使用简易器材灭火;熟悉逃生路线和方法,能协助组织群众进行安全疏散;掌握徒手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初级急救技能,可对伤员进行基本的救护等。
此外,团省委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卫生防疫志愿者、水利应急志愿者、防震救灾志愿者等志愿者队伍进行专业培训。团省委还将给172个县、市(区)每年各1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以保障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志愿者队伍优化。
来源:河北日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