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海外志愿者
中国海外志愿者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471
  • 关注人气:5,0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国友人眼中的中国志愿者:表现太完美了

(2008-09-24 14:21:34)
标签:

杂谈

转载:人民网

北京真正做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志愿者们的表现可以用完美来概括。国际残奥委无障碍设施专家、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工作顾问莫里斯先生说。

  2004年, 莫里斯先生第一次来北京。因为要来北京参加残奥会的工作,今年8月他又一次来到北京。第二次来北京的他,有感于北京发展之迅速,变化之大。北京很现代、很安全、很舒适,和四年前相比有很大变化。让莫里斯印象深刻的是志愿者的微笑。志愿者们的微笑将留给我最长久的回忆。莫里斯指了指手腕上的微笑圈,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享受到他们的服务。

  国际残奥委战略项目主任、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工作顾问瑞格斯先生的志愿者印象要从一次问路说起。刚到北京不久的瑞格斯要去瑞士酒店,可却不认识路。因为瑞士酒店不是奥运会的赞助商,所以志愿者也不熟悉怎么去。但是,他还是很细心的帮我询问他人,最后我终于找到了酒店。瑞格斯先生说,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供最好的服务。不知疲倦,充满热情。他们值得每个人为他们感到骄傲。

  俄罗斯索契奥组委志愿项目主任嘉丽娜女士这次是专门来北京学习举办奥运会的经验的。奥运会比赛真的是太精彩了。北京残奥会真正实现了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据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的工作人员介绍,两个奥运会一共有约170万名志愿者,其中赛会志愿者约10万人,城市志愿者约40万人,社会志愿者约100万人,另外还有20多万人的拉拉队志愿者。我真的很惊讶,如此庞大的队伍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织得井井有条。北京奥组委的‘61’工作模式把各种志愿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将是奥运会的一笔巨大遗产,也是值得其他赛事举办国借鉴的。

  从事无障碍服务研究工作多年的莫里斯一直强调无障碍服务的理念。北京的无障碍设施已经非常先进,但是在扶残、助残的理念上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发展。莫里斯认为,残疾人不应当被看作是特殊的群体,而应该是平等的。在帮助残疾人之前,应该先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当他们能够自理的时候,过分的热情会让残疾人心理觉得很不舒适。莫里斯坚信,只有在全社会建立心理无障碍平台,才能真正实现无障碍服务的理念。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书记、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先生说,现在北京奥组委正在积极筹划奥运会志愿服务成果保留的体系、机制。希望能够把两个奥运中,志愿服务的一些项目融入到日常的志愿服务中去,让志愿服务这笔宝贵的奥运遗产得以保留和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