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按: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所要寻找的,是那些平等地参与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的志愿者榜样。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并非名人,有的人甚至还未留下姓名。他们并非身居高位,或是财富排行榜上有名,他们中有医生、教师、工人、农民、退伍军人、学生、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分散在祖国各地,甚至来自遥远国度。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作为“志愿者”这一平等的身份。他们拥有的是一种扶危济困的理想,并用自己的行动来实现这个理想。正如爱迪生所言: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够真正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结果会使我们自己震惊。
平等的崇高
皮钧
汶川发生大地震仅仅过去了二十二个日夜,在网上搜索“汶川地震志愿者”,竟会得到超过890万个结果。据四川团省委统计,截止6月4日,报名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人数为114.7万人,各级团委已组织13.1万余名志愿者参加92.9万余人次(不含献血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服务时间为464.5万小时,还有更多民间志愿者的服务不能完全统一。全世界都惊喜地看到,无论是何种职业,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他来自城市还是乡村,也无论他尊贵还是平凡,大家都愿意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抗震救灾的队伍中来。这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更重要的是,在这份崇高面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援之以手的人,各有不同,援助的方式千差万别,捐款捐物的能力有大有小,面对媒体表达思想的言语有拙有巧,唯有从事志愿服务的人,使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被需要的感觉。
面对汹涌澎湃的志愿者参与热潮,但我们却做不出来志愿者的排行榜,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同样的可爱,又是同样的平凡。正如市场经济有效配置了各种资源一样,志愿服务有效吸纳了所有人的热情,无论是今年年初的抗冰雪灾害“爱心融冰雪,互助战严寒”志愿者大行动还是当下的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工作,人们空前高涨的热情通过志愿服务变成了真正的力量。我们说,只有真正成熟的社会,才能够创造出一种让更多的人接受并乐意为之奋斗的事业。志愿者事业就是这样一种平等而崇高的事业,而这点恰恰是现代社会的标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