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把慈善当作秀

(2007-06-04 14:24:18)
    摘自《环球时报》
 

慈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别人,它体现的是同情心。慈善当然也会有助于富豪们改善形象。不过,如果把慈善完全当作是“形象工程”来打造,那就背离了慈善的精神。

中国富豪乐善好施的公众形象一直未能树立起来,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前不久,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一番言论可谓道出了其中奥妙。王健林直白地批评了一些企业家做慈善的功利心态:有的人拿慈善当成数字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些人甚至采取弄虚作假的方法,做数字游戏,把自己的资产从这个公司转移到了另一处,就说自己捐了多少”;有的人把慈善当成媒体秀,做善事是为了增加曝光率;还有人把慈善当成营销秀,慈善成了营销卖点;更有甚者一方面对自己企业的员工很苛刻,工资不多,福利不好,却热衷于在外露脸,做面子工程。

王健林本身即是企业家,他所指陈的现象更应该说颇有可信度。当然,作为理性经济人,某些富豪把慈善当成作秀,一定程度上值得谅解。但是,这也反映了一个可悲的事实:尽管中国的各种慈善活动接连登场,看起来颇为热闹,但很多富豪的财富观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健康的慈善文化在中国远没有形成。

作为现代慈善事业发源地之一的美国,其慈善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各个时代富豪的鼎力推动。身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将个人资产的98%用于慈善事业;“股神”巴菲特也捐出了自己财富的80%2007年新年伊始,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就表示再捐献8亿美元,为今年的慈善界开了个好头。这次捐出8亿美元之后,保尔森的财产可能所剩无几。这当中当然会有塑造形象的考虑,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虔诚的情结,这种情结不是用来标榜的,不是用来哗众取宠的,,更不是用来沽名钓誉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而然的,是生活的一部分。比如说盖茨,他是把慈善当作自己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做的。慈善对于他绝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逢场作戏。

财富排名世界第三的墨西哥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卢曾经说过:“财富应该被视为一种责任,而不是特权。”在当今中国,当慈善文化还没有真正形成时,富豪们的责任不仅体现在捐款的数量上,更体现在引领整个社会建立正确的财富观、塑造健康的慈善文化上。对于一些中国富豪来说,财富成了他们为自己扬名的特权工具,他们对慈善事业的这种功利心态很可能将整个社会引入歧途,“慈善于我无用”的想法会因此而在一些人心底滋生。

慈善文化要在中国真正形成,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社会资源的强势占有者,富豪们转变慈善观的重要作用不容低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