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12.5国际志愿者日专题 |
特别人力资源师——刘阳
男,汉族,1970年出生。曾为失业人员,2003年10月至今任沈阳市大东区市民服务中心主任和大东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秘书长。刘阳将自己的企业交与弟弟打理,自己则成为专职志愿者。截至目前,刘阳已开发社区岗位10余种,三年时间内在全市范围内共安排4800余人实现就业。连续几年被评为省、市、区的先进个人、文明青年、再就业标兵、光彩事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5年,他被团中央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永远年轻的志愿者——徐尔铸
今年70岁的徐尔铸虽然已不年轻,但他认为自己从事的志愿者事业永远年轻。1998年退休前,他已在青少年教育岗位上工作了45年,退休后被南通团市委聘为江海志愿者服务站站长。多年来,他和志愿者们一起走街串巷,深入社区帮贫帮困、助老助残,无偿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百姓排忧解难,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法律、心理学等相关业务知识,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近1万小时。2002年,他获得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发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
千禧爱心教师——陈凤霞
女,1971年生,广东人士,现为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凤霞中学校长。1993年主动放弃新会的工作到贫困的清远市清新县白湾镇当志愿教师。在她的努力下,社会各界资助了白湾镇近500名儿童,还为当地购置教学设备、兴建教师村等。1995年获得联合国“国际消除贫困奖”,1996年获得“全国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1999年陈凤霞本着为贫困而优秀的学生提供资助的宗旨创办凤霞中学。2001被选为首批“中国志愿者形象大使”。
我和孩子有个约定——陈春晓
陈春晓1999年、2000年两次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赴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支教,现已扎根西部,在秭归县归州镇航天希望小学任教。
支教期间,她步行2000多公里,走访了70多名贫困学生,与多名乡村教师取得联系,写出了近10万字的调查报告,并先后捐款2000余元,让6名特困生重返校园。2001年8月,她怀着永做大山女儿的坚定信念,放弃到武汉任教的机会,申请留在秭归继续教书。2003年,她在丈夫的帮助下建立“春晓爱心网”,公布贫困生名单和近况筹措捐款,截至2006年4月,“春晓爱心网”共收到各地的爱心捐款近6万元,已帮助70多名贫困学生重返课堂。陈春晓对山区教育的执着追求和对山区孩子的无限深情,深深感动着每一个人。
长江源头一抹绿——杨欣
现任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会长。作为一个从探险长江到拍摄长江再到保护长江的传奇人物,一个民间的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中国民间及可可西里第一个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创建者,13年间杨欣15次进入长江河源区考察、探险、拍摄及开展系列长江源保护工作,启动了民间长江源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运动。他认为,保护长江就象是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挑起这个担子的时候便知道放不下了。杨欣是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
志愿者形象大使——方静
23岁成为《中国新闻》栏目主播,先后担任《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国际观察》等名牌栏目主持人。曾应邀在哈佛大学、福克斯新闻台作访问学者和亚洲新闻分析员。“非典”肆虐时,毅然提前回国,参与非常时期的报道。作为青年志愿者“形象大使”,义务主持公益晚会和活动近百场,并行程数万公里,赴贵州等地看望志愿者和困难群众,设立方静专项助学奖学金,使上百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最优秀的地球环保老师——叶榄
原名叶春东,12年前辞去工作成为一名希望工程的劝募宣传员的时候,他改了名,寓意绿色、希望、和平。1997年开始投身于环境保护活动,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到各地开展环保宣传。10年来,叶榄行程达13万公里,去过31个省区市,到过1150所学校,发送宣传品30多万份,听过他宣讲的人达到100多万。2003年,叶榄荣获第七届“地球奖”。2004年2月,叶榄被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
勇敢的心——张宏涛
男,1977年生人,现供职于中国华能财务有限公司职员。作为一个在企业工作的外地人,他在2003年非典肆虐的日子里,主动要求到社区中做一名志愿者。他的工作就是为被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和家庭进行“一对一”的志愿服务――采买日用品和倒垃圾。他正是在这普通而又危险的服务岗位上默默地奉献。当得到奖金的时候,他把没有开封的奖金信封不加思索的交给了社区干部说:替我捐给可敬的一线白衣天使们……
关注:
12月5日为国际志愿者日,官博隆重推出系列特别专题,专题精彩文章如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