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让爱变成负担

(2009-02-14 22:33:18)
标签:

家庭教育

感恩的心

情景剧团

团员章程

教育

宝贵

杂谈

分类: 专家视点

不要让爱变成负担

该吃午饭了,小朋友们都很快的把手洗干净,准备吃饭,只有张展慢吞吞的不着急,满脸愁容,还不时的向教室里望;因为这几天不知道什么原因,张展几乎没有在幼儿园吃过午饭,每次看到餐桌上的饭菜,不是说我不饿,就是说我不想吃,甚至吃一口吐一口;于是,我故意大声的说:“今天的饭菜真香呀!红的西红柿、黄的鸡蛋、绿的芹菜,小朋友吃了会变得又漂亮又聪明!”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都吃得特别香,但是,张展就像没听见一样,先对着饭菜愣神,在我的鼓励下刚吃了几口,就皱着眉将碗推到一边,趴在桌上,问他原因,他只是摇头;为了能让他把饭吃进去,我们几位老师想方设法耐心地劝导他,甚至一口一口地喂他吃饭。但是,尽管我们给予了特殊照顾,却仍收不到效果,作为老师您会怎样做?

通过分析,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是教师和家长过分的关心,让他有了厌食情绪,使吃饭成为他沉重的心理负担。另外,造成张展进餐困难也与我们进餐护理过程中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餐护理中,我们关注的是让孩子把饭吃下去,吃饱,却没有细心地观察孩子是怎么吃进去的,缺乏对吃不进饭孩子情绪上的理解,所以,我们常采用多种方法劝孩子吃饭、吃菜,劝孩子不剩饭菜,有时甚至是喂饭,这样没有彻底起到促进孩子顺利进餐的目的,反而在心理上给了孩子一种负强化,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厌食情绪。

在幼儿园要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不仅要照顾幼儿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并不断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进餐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更要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首先,我们在做好家长工作的同时注意改善幼儿的进餐环境,在护理过程中,由以前直接鼓励转变为间接鼓励。利用坐在他旁边的孩子来提示他,“嘿!罗桐吃得可真香,菜全都跑到肚子里去做游戏了”。而不直接鼓励张展进餐,让张展自由的进餐,从而淡化他的厌食情绪。

其次,为了淡化张展小朋友对吃饭的紧张与焦虑,我们请他做值日生。在第一次请他做值日生时,他认真的把小勺发到小朋友的盘子里,最后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什么也没有说就吃了起来,虽然吃的不多但已有了进步。我并未当众表扬他自己吃饭了,而是在户外游戏时组织了拍皮球的活动,在张展游戏的高潮时给他提了一个问题:“你知道为什么你能拍这么多的球吗?”他摇了摇头,我继续说道:“因为你今天自己吃饭了,吃了饭你的胳膊就更加有劲了”。家长第二天反映,张展回家后非常高兴,说他吃饭了、变有劲了会拍很多个皮球。

第三,不断利用餐前的环节,进行谈话活动;我们一起在班上谈论我最爱吃的东西,张展也很高兴地告诉我们他喜欢吃饺子……渐渐地,他的进餐情绪好转了,有时我们问他是否添饭,他也很痛快地点点头,并能把饭菜都吃完。这时,我们便利用直接表扬的方式在全体幼儿面前表扬他,并及时在家长面前进行表扬和鼓励。没有了心理负担与紧张厌食情绪的张展,现在活泼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增加了许多。

作为教师,面对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障碍或问题,我们迫在眉睫的事情并不是急于施教于人,而是要耐心细致地观察孩子,客观、冷静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并为了孩子去调整、改进教育策略。尤其是一些心理问题应采用迂回的方法进行引导,给孩子一个逐渐适应、改变的过程,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教师亲切的态度、柔和的话语、信任的眼神,都能使孩子获得愉悦的感受,但更应注意别让我们的爱成为孩子的负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