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2.baidu.com/it/u=473669752,706053246&fm=0&gp=-8.jpg有感美国作业中的创新教育
偶然拜读素质教育材料上的《美国作业·令人着迷的游戏》这篇文章,我的感触很深。我从作者女儿赴美三个月的求学生涯中领略到了什么是真正地创造性教育。
美国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多少有趣而富有挑战性。要完成这些作业需要搜集阅读各种历史资料,历史文献,百科全书,甚至在网上搜索。而父母应当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孩子学习的伴侣,可以相互讨论,可以指导孩子阅读,告诉他从哪找到相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是这些在国内教育中是奢想,孩子从来没有与大人讨论学习的问题,因为“标准答案”足以应付老师的每一次作业。
作者在国内时几次看女儿作文的题目,他说有些题目平庸而缺乏想象力,令作者缺乏参与的热情,逃之夭夭,更何况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能让他们产生兴趣吗?而美国作业中没有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没有标准答案,你获得什么等级的评价,全是你搜索材料的工夫和有没有既独特又言而有据的观点,而不必担心对和错。
女儿三个月的赴美生活,使作者感受到:其实,美国中学生的作业虽然少负担却不轻,但却是“累并快乐着”,因为他们的作业像一个个游戏,让你头痛,让你着迷。我想,21世纪要培养具有独特精神,独特思维个性人物,也应该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教育。我们中国的教育也应该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在我们的学科教育中,就应让创新教育的契机随处可见。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针对很多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不强,在计算中往往搞错运算顺序的情况,我设计了一个课后思考题:①改变51-4×6÷3的运算顺序有几种方法?②在下面的○里填上与左边不同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的计算结果相同。如2+4+1=2○4○1;12-6-2=12○6○2……通过这一类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练习题,使学生认识到运算顺序不同,运算结果也不同;认识到运算符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很好地巩固了新知。
另外,在数学学习中,针对不同的课型,可以让学生预习,交流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主动学习后获取新知识,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建构新知;在新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探索感知数学知识的形成;可以让学生尝试练习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很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得积极,主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