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庭教育杂谈 |
分类: 专家视点 |
专家您好:我儿子上二年级,我经常在问我自己是不是自己不抓紧,就会把孩子耽误了。最近在外面上奥数班的时候,跟别的家长聊天出现了下类情况:
1.一般的孩子在外面报1-2个奥数,周六或周日上两个这是少的,有的报3-4个,一个星期呀,除了学校的功课以后,还要上这么多奥数。我困惑?不报行吗?不报考不上好的学校呀?家长一致都这么说。
2.英语许多家长也是除了周六日报班外还请家教,一个星期怎么也得上个1-2次。
3。语文作文班。我带我儿子去参加过一次试听,那节课上的是课外阅读。当时老师就跟我说这些阅读有些难。孩子可能理解不了,我想难为什么还讲呢?是家长疯了还是???????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不报别人都学到时候就跟不上,孩子就会对学习没有兴趣。这好像听着也有道理。为什么让孩子学习?这是我感到困惑的事情?到底该如何是好啊?
1.一般的孩子在外面报1-2个奥数,周六或周日上两个这是少的,有的报3-4个,一个星期呀,除了学校的功课以后,还要上这么多奥数。我困惑?不报行吗?不报考不上好的学校呀?家长一致都这么说。
2.英语许多家长也是除了周六日报班外还请家教,一个星期怎么也得上个1-2次。
3。语文作文班。我带我儿子去参加过一次试听,那节课上的是课外阅读。当时老师就跟我说这些阅读有些难。孩子可能理解不了,我想难为什么还讲呢?是家长疯了还是???????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不报别人都学到时候就跟不上,孩子就会对学习没有兴趣。这好像听着也有道理。为什么让孩子学习?这是我感到困惑的事情?到底该如何是好啊?
专家回复:
从长远来看,究竟什么是对孩子最重要的?一定是综合素质和能力高于学识和技术,相当于情商和智商的关系。奥数也好、英语也好、作文也好,恐怕更多还是属于学识/技术/智商的范畴,除非教课的老师是一个重视全面培养和训练的好老师。
但现在的考试制度似乎又限制了家长们的选择,逼迫家长们必须一致选择上述的这些课程。必须完全这样吗?我们觉得,至少在小学阶段,应该还不至于。
我们都知道,3-10岁是孩子的性格、思维和行事方式、价值观等重要方面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间段,家长应该多侧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样才能为孩子以后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不在于孩子在3岁的时候能够认多少个字,在8岁的时候能够过公共英语三级,而在于我们帮助孩子掌握做事、思维的科学方式,教会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他才能在需要独立思考的年龄,即便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运用正确的分析、思考、总结、创造等方法,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而这些能力,是在3-10岁这个阶段奠定的。
举个例子,英语。帮助孩子掌握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比陪着他背50个英语单词要有用得多,因为掌握了方法意味着他可以独立记忆英语单词,也就是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我们都知道自主学习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
因此,我们的看法仍然是:在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心灵能力、思维能力、情商能力的开发,远重于学科的补充学习。能力相当于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知识的宝库随时为我们敞开。具有良好心灵能力、思维能力和情商能力的孩子,一定会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具有后发制人的好潜力。
举个例子,英语。帮助孩子掌握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比陪着他背50个英语单词要有用得多,因为掌握了方法意味着他可以独立记忆英语单词,也就是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我们都知道自主学习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
因此,我们的看法仍然是:在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心灵能力、思维能力、情商能力的开发,远重于学科的补充学习。能力相当于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知识的宝库随时为我们敞开。具有良好心灵能力、思维能力和情商能力的孩子,一定会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具有后发制人的好潜力。
前一篇:为什么10岁的孩子还不能绑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