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您好!
我儿子今年上六年级,每次当他犯错,如上课开小差、自修课上讲话、课间和同学打闹等等,老师找他谈话,他总表现出漫不经心、心不在焉,老师觉得他不可救药。其实我们家长也有这种感觉,跟他谈话,他根本不在意,那以后遇到他出现问题,我们该这样做才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呢?
孩子成绩中等偏上,他喜欢与他各方面相近的同学交往。另外,记得他一年级的时候,在一次犯了错误后,他爸爸打了他,可是打他,他并未哭,而是眼睛盯着他爸爸,嘴里还说你用木棍打。这件事后我回想了一下,我们在家里没有暴力行为,对于他看的电视等我也有所控制的,是有选择给他看的,不知他这么还回出现这种情况。打这以后我们也再没用打来教育他,出现问题都是跟他讲道理,他的班主任说是我们给他讲得太多,所以跟他讲道理,他麻木了。请问专家,我该怎样做?
家长您好: 道理讲得太多就变得麻木了
其实孩子和大人一样,都有自己的主张,因此不能一味着要求他们做什么,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变得逆反了.
有时候就算是他同意了,也并不定是从心里同意了,这样不会有好的结果,就象我们大人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心里确实同意了这件事情,那么心里总是会觉得别扭.而如果一个人总是和我们这样那样的道理,那慢慢确实就麻木了.
我想过去或者现在您和孩子讲道理的时候,他肯定也是很少发言,只是听着,这样就是说明孩子并不是认同了.因此我给你的建议是:
与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是沟通与交流而不是说服,不要从自己的角度去说服孩子而是与孩子交流各自的想法.如果孩子有些地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不要一棍子打死.如果确实无法理解,那么不妨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一下,让孩子自己知道这样的对与错.
比如说孩子想看电视,那就同意让他看,但要说好,学习也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呢?看电视与学习的时间分配由孩子自己来安排,看孩子如何处理,如果不出现大的问题,就让孩子自己来努力解决,慢慢孩子会逐渐理解大人的想法.
逆反的心理是很可怕,这样的心理不但影响到您与孩子的关系,同时将来也会影响到孩子在学校里,在将来的社会适应性方面.因此应该是心与心的沟通来解决这个问题.
先这样,按照我说的方法,您先试试.正所谓三尺之冰而一日而成,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您也需要一段时间再解决,要有足够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