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心心大院情景剧DV拍摄活动的总结
各位家长:您好!未经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心心大院课题组许可,禁止转载!
首先,感谢您在7月14日这天带着孩子来参加我们的拍摄活动。同时,对于我们未能更早地给您提供活动的反馈情况表示歉意。这是我们第一次举办这种性质的活动,在组织环节上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请您见谅并提出建议。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是北京市妇联下属的专业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已有27年历史,是国内第一家同类机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家庭教育研究会的主要工作目标和内容也从研究逐渐转向实践。我们正在探索和建立一种新型家庭教育模式,在全面整合社会相关资源的同时,将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实践方法、教育内容、专家指导等各种服务和内容以系统、实用、便捷的方式带给所有的家长和孩子。
7月14日的情景剧拍摄正是这种新型家庭教育模式的一个有益尝试和重要环节。对孩子的教育要建立在对孩子的理解和了解的基础之上,而了解孩子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游戏。这就是7月14日活动的初衷和出发点所在,也是后续的教育活动的基础所在。
我们希望通过7
月14日的活动了解的内容有:
1、孩子们的价值观
2、孩子们的创新思考能力
3、家长对于孩子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了解程度
4、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沟通协作能力
5、孩子们的文明礼仪
现在我们将对上述几点逐一进行描述和分析。
一、孩子们的价值观:
我们为家长和孩子提供的几种对白雪公主情节的演绎,其实代表了一些基本的价值选择倾向。
家长选择最多的是情景二和四,孩子选择最多的是情景二和三,这种选择应该说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段特征。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正义感,而且黑白分明,因此他们的选择也是黑白分明的:王后代表非正义,因此需要消灭她。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手段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还没有很清晰的感觉,因此成人可能觉得比较暴力的选择(三)反而是孩子们最钟爱的选择。相比较而言,情景四是“共赢”的概念,这个概念在孩子的世界里还是不存在的,但在成人看来则是最理智的一种选择,因此成人选择情景四的居多,而孩子选择四的只有一个。
这个选择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成人和孩子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相应的价值观的不同之处。我们希望家长们通过这个能够了解:孩子的视角和大人的是不同的,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认为孩子的选择不对,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了解孩子的视角究竟是什么,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立刻开始批评和引导。虽然最终是需要引导的,但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引导,效果应该会好很多。
情景一
情景二
情景三 情景四
情景五 情景六
家长 2人 8人 1人 6人
孩子 3人 4人
6人 1人 2人 1人
二、孩子们的创新思考能力
孩子分成两组进行表演,我们给他们布置的任务是自主决定表演的内容、情节的发展、角色的分配等。分组虽然是按照标签的颜色随机进行的,但分组结果比较巧合,一组孩子大一些,而另一组孩子相对小一些,平均年龄差距应该在0.5-1岁之间。
我们的观察和总结是:
1、在大方向的把握方面,孩子的创新思维比较弱,而且是小年龄组的孩子强于大年龄组的孩子。
虽然我们反复声明,孩子们可以根据之前的选择题来决定内容和情节,不必拘泥于原始的故事情节,但孩子们基本上还是按照原始故事情节来表演的。小年龄组的孩子则在原始情节的最后加上了贿赂魔镜的一段。
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我们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孩子们可能还不太适应这种形式的游戏,因此比较拘谨。另一方面,孩子在进入小学阶段之后,需要遵循的规律和规矩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制约他们的发挥。
2、在细节方面,孩子们都能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找到适应当时情况的变通方式。
比方说,当人数不够的时候,他们会让几个同伴同时扮演几个角色;有几个孩子都想扮演同一个角色(白雪公主)的时候,他们也能够找到变通表演的办法;小年龄组的孩子想到了用椅子来代表水晶棺;大年龄组的孩子则将整个小山坡变成了表演的舞台……
这说明,创新的天性无处不在。我们成人的任务,是要在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上注意引导孩子们,不是告诉他们能够有几种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不同的方法。同时,也需要让孩子真正接触到生活的细节,比方说一起摆饭桌、一起叠衣服、一起收拾抽屉等。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创新才会有其源头。
三、家长对于孩子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了解
具体分析见(一)。教育是一件无处不在的事情。孩子从一无所知到今天的活蹦乱跳,得益于家长和周围其他成人的照顾和引导。但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误区,有些是家长自己能够认识到的,有些是家长完全不自知的。没有人可以保证完全避开这些误区,但尽量避免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出现问题时,家长不能立刻做反应,而要先问自己:孩子为什么会做这件事?为什么会这么做?了解背后的原因,那么引导的方式和内容就会相对科学一些。
我们想给家长的三点建议是:
1、尽量了解孩子在特定或当前年龄段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征;
2、滞后式教育:大部分情况下,(时间上)滞后一些,教育和引导的效果会好很多倍;
3、积极寻求专家的帮助:在拿不定主意的情况下,不要急于有所动作,积极寻求专家的帮助。很多情况下,即便什么都不做,也比做错一些事情要强。
四、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沟通协作能力:
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们都要求孩子们自主决定所有的环节和细节。这个过程中,很自然地出现了领导者、推动者、跟随者等在成人团队中经常出现的角色,而且产生的方式也比较典型。
我们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
1、看起来比较外向、愿意表达的孩子在游戏开始的时候成为团队的领头人,主导整个讨论的过程,并指定其他人的角色;
2、有一些孩子属于慢热过程,在整个拍摄游戏进入半程的时候才开始真正活跃起来,并最终主导了游戏的主要过程,一定程度上取代最初的团队领头人,成为最活跃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3、有少数几个孩子基本游离在游戏之外,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参与游戏,但其实又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乐在其中,拒绝被排除在第二次拍摄之外。
4、有一两个稍大一些的孩子虽然觉得游戏本身有一些“无聊”(小孩子玩的),但仍然以适当的方式积极参与了,体现了很好的团队精神。
5、出现争执的时候,孩子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比如手心手背)和集体决策方式来决定解决的方式,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争吵。
6、进行分析总结的时候,孩子们纷纷指出,“他”或“她”都没有按照说好的方式来演,“他”或“她”一直都找不到人,等等。没有人对于自己的团队角色进行反思。
我们对这些现象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总结:
1、孩子是天生的“群体动物”,虽然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且每个人适应的程度不一样,但他们都乐在其中,并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完成自己的任务。
2、我们认为这些孩子其实并不完全懂得团队合作的意义和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决定的。现在的孩子们很少有机会能够进行有组织、有引导、有秩序、自主性的团体游戏和活动,因此造成他们这方面认知和能力的欠缺。因此,家长需要尽量创造或寻找这样的机会,让孩子在有目的但又自然的引导之下,了解团队的真正意义和自己的角色。这对于孩子青春期的发展和日后的社会适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3、孩子们是天生的利己主义者,利他主义是后天养成的。因此他们经常会指责别人做得不好,而不太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这种情况下,父母和周围的其他成人需要在自己的日常言行中注意这一点:只要是自己的错误,一定要爽快地承认,并要求孩子也做到这一点。这会有助于孩子们形成比较良好的心态,面对错误和批评的时候不会有挫折的心态。
五、孩子们的文明礼仪:
这主要是通过游戏之后领取饮料这件事情来做的测试。“检测”到的现象有这些:
1、除了一个孩子之外,没有孩子想到要排队。
2、除了外来的一个孩子(旁观者,两岁多的小女孩,也要了一瓶饮料),没有一个孩子在拿到了饮料之后说“谢谢”。
3、有些孩子会开瓶子,有些孩子不会开。当老师问“谁会开呀”的时候,所有会开的孩子都说“我会”,或者“老师,你看!”,但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想到要去帮助不会开瓶的孩子。
4、有些孩子想喝两瓶饮料,就和老师说:“我还想喝一瓶!”没有敬语,没有“请”,没有商量的语气。
发现这些现象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什么惊奇,但我们仍然希望提请家长们注意这个问题。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人的一生,不能小觑上述任何一个细节。好习惯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事情,需要家长们不但注意日常生活细节中对孩子的引导,更要求家长们要注意在孩子面前自己的言行。
以上就是对7月14日情景剧拍摄活动的一个粗浅但又不算粗浅的总结。我们认为,能够得到上述和各位家长分享的内容,这个活动就算是成功了。而且我们很高兴,很多参加活动的家长也和我们有同样的看法。张浩阳妈妈说:“孩子在家什么都不缺,玩具、书等等,但是仍感到很孤单。希望可以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家长带孩子一起活动,既可以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对孩子的成长友好处。”郭恩乾妈妈说:“孩子很包容,也懂得谦让,但是胆子太小了。希望让孩子通过活动学会团队合作,也可以增强孩子为人处世的能力。”活动结束后,我们也对家长的意见进行了反馈,大家都觉得这次的活动很成功,希望我们可以继续进行。
但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这个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是我们了解孩子、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同时也向孩子学习的一个开始。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得到了很多欢笑,也看到了很多问题。如果我们所有人都能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开始积极地面对和改变这些问题,那才是这个活动真正的意义所在。
这次活动的所有视频、图片内容,以及本篇总结,都已经上传到我们的网站和博客上面。请各位家长拨冗看一下所有的内容,并在博客中和我们分享您的观点和建议。如果有具体问题需要咨询或专家解答的,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我们愿意随时与您讨论。
我们的网站:
北京市家庭教育网
www.jj360.org,请在首页上寻找“心心大院”。
新浪网亲子中心“每天十分钟”专栏
http://baby.sina.com.cn/10minute/index.shtml
我们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aixuyuan,视频内容在播客中,总结内容请在“我的文章专辑”中寻找“心心大院情景剧拍摄”。
我们的联系电话:
010-6770
7436,6773 4945,6773 4907未经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心心大院课题组许可,禁止转载!
(未经博主授权许可,禁止任何个人任何组织擅自转载或使用博客中的任何文字及部分图片。一经发现后果自负!如需转载请与博主联系,电话:6773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