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友情存档:贵沿读诗

(2023-10-16 10:13:06)
标签:

友情之书

分类: 友情
贵沿读诗:杨通组诗,在一句宋词的院墙外面寻找往事……


    我和杨通大兄从未谋面,但有关他早年的传说却有很多,从照片看你便知道他是一位很有个性的诗人,他喜欢另类的穿着打扮,佩戴和手持文玩珠玉首饰别具一格,这样的打扮估计唯有杨通也,特别读他的诗时,他让你《朝着老家的方向》去读,去品。
    从八十年代至今,他在全国各大媒体刊物发表许多文学作品,公开出版三部诗集,是《原点》独立民刊的创始人之一。发了不少个性诗作,在四川巴中一代非常具有影响力。杨通大兄不仅热爱诗歌,而且书画也颇有深究,在当地也算是大才子名人。他从小受到巴文化的熏陶,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那里的山水人文环境的刻画把控特别到位。
    我曾经喜欢他的一首诗,特别有思想“一个人,被身外之物铸成一把匕首/游走在时间的墙缝里/刀柄上,挂满他踌躇满志的人生//一个人,被自己铸成一把匕首/与现实斗争,结果慢慢杀死了自己/被理想火化的骨灰,落在时间的墙缝里//一个人,必须消逝在途中/这是他的墓志铭/……”。
    最近,他给我一组短诗非常巴适,让我爱不释手。因此,在自己阅读的同时也分享给大家欣赏……

》用朴素的方式储存一个人

有一个人在我的心中,像一朵花
开了败,败了开

也许,直到我老死的那一天
都无法记住她的形状
却无法忘掉她的颜色

》贵沿读诗:
    这首诗,我感觉杨通大兄用情至深。以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某人留在他心中的位置,或许是初恋,或许是红颜知己,如同花朵般开败交替的印象,虽然无法记住她的具体形状,但她的色彩却无法被遗忘。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更加对某段感情难以忘怀,对生活中无法替代的美好记忆发生感慨。

》谧夜

月光散落的草籽
在石头翻身的土窝里睡了下去
蒲公英的翩翩舞姿
弄得一只等待约会的小狗彻夜失眠

赶夜路的风,从山坡上滑了下来
惊动了烛灯里婆娑的婚纱
一声梦呓的鸟鸣,跳出树林
啄破新娘掩藏的羞涩

》贵沿读诗:
    在这个不眠之夜,月光如水,夜的静谧而深沉,似乎连草籽都陶醉在这安宁的氛围中,在石缝中安睡。这样的感觉,只有杨通有,“赶夜路的风,从山坡上滑了下来/惊动了烛灯里婆娑的婚纱/一声梦呓的鸟鸣,跳出树林……”诗歌的魅力在于以情感描绘场景,借物抒怀。无论是草籽的安睡、蒲公英的舞姿还是新娘的羞涩惶恐,都是诗人情感的流露。这个不眠之夜,充满了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触动,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真挚。

》一只蝴蝶飞过大桥

中午,一只蝴蝶飞在大桥上
阳光剧烈地扇动着它的翅膀
我为蝴蝶的命运担忧起来

为了追上蝴蝶的前程,我加快了脚步
从江南到江北,在阳光的压迫下
蝴蝶的飞翔开始慢了下来,而且越来越低迷
最后,坐在桥头下面的一朵桃花
接住了蝴蝶的殒落

而我,却无法停下来
?无法停下内心被冲撞的波动

蝴蝶的短暂殒落,我的继续行走
是划在这个城市身上的暗伤
春天没有看见

》贵沿读诗:
    这是一只蝴蝶又不是一只蝴蝶,从诗中我们能发现蝴蝶之外的东西,这只蝴蝶飞越大桥,阳光剧烈的扇动着翅膀,蝴蝶的飞翔开始慢了下来,最后殒落在桥头。作者用蝴蝶的飞翔比喻人生的命运,表达出内心被冲撞的波动,感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同时,也展现出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初雪消融

西风在冷水里磨剑
群山披挂着抚骨的羽绒
我看见,满途的金茅草在呼唤走失的蜂蝶
它们渴望回到一只山羊的身体里

炊烟降低了乡愁的视线。落叶的脚步深入大地
寒冷的人,像一声声疾走的鸟鸣,啄燃夕阳的火焰
原野,石头,树,雪,在融化。纯洁在隐退
我听见青山说:“我知道,在巴中
没有人能够与我白头偕老”

》贵沿读诗:
    这是一首乡土诗,在寒冷的冬季,初雪消融,西风在冷水里磨剑,这勾勒出一幅冷峻的冬日画面。群山披挂的羽绒,抚摸着骨寒的冬风,而金茅草在呼唤走失的蜂蝶,营造出荒凉又神秘的氛围。炊烟降低,落叶深入大地,引发浓郁的乡愁。最后,原野、石头、树和雪都在融化,纯洁隐退,而青山道出了一种孤独的哀愁。这首诗将自然元素和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杨通的敏锐观察和深沉情感。

》那个远去的人
——读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荷兰)油画《怅望远方》

那个远去的人
是她心中无法抹掉的一部分怅惘,和疼痛
她只能用目光去触及那些沉溺在过往时光里的芬芳情事
而不能,把他留下的红尘全部拥为己有

世界多么空。空得就像她此刻的心
即使,阳光,花朵,鸟语,风的轻,树的绿,海水的蓝
……仍然喧闹在生命的每一个细节里
而古老城堡般沉重的孤寂
谁能为她搬动

那个远去的人
是她理不清的纠纷,和缠绕
是她回到梦中唯一的方向

》贵沿读诗:
    我们多数人,看见杨通的外表都以为他很粗犷,却不知道他细腻的一面,他观察入微无论写人还是写物都能入木三分。这首诗情感深邃,触动人心。透过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个因失去亲人而悲痛欲绝的女人。她在诗中不断回味过去的芬芳情事和红尘过往,怀念着远去的人,而这一切都无法抚平她内心的创伤。

》风月无边

无论月亮说些什么,都被风带走了
三角梅固执地站在阴暗的寂静里
仍然在等待谁逾墙而走的灯盏
我把不眠的鸟语折叠在纸上
让你无法触摸我喘息在诗歌里的心跳

你多么近,近得我一生都不能转身
我的仰望辽阔,梦不着边际
一杯燃烧的蜂蜜酒,醉死我全部的疼痛
此刻,我不说话,任由你的马车响过大地的花蕊
任由我坠入你一览无余的香,坠入情爱生活的尘埃
坠入今夜烟雨茫茫的思念之河

从前,我挪用的青春
如今,再也抵不了你为我装帧的风流债

》贵沿读诗:
    我最近读了不少诗人的诗,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结构,在诗歌的海洋中,风月无边,情感无限。杨通用独特的视角和富有想象力的词语,描绘出一个个令人陶醉的场景。就如同“无论月亮说些什么,都被风带走了”,这种唯美而含蓄的表达,让人们感受到诗歌的力量和魅力。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自己对爱情的独特感受。“你多么近,近得我一生都不能转身”,传达出爱情的强烈感受,而“我的仰望辽阔,梦不着边际”则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整首诗语句优美、意境深远,让人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与纯粹。

》唯美

月光,在鸢尾花上轻轻地一翻身
让一个人的梦里漾起一片涟漪
大地很唯美
就像你安静的睡眠

此刻,我在一句宋词的院墙外面
寻找往事的秋千
风撩拨树叶的声音,轻得
就像我在诗歌里的咳嗽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我在云上,摸不到你赤裸在低处的娇羞
我展开大地,一张唯美的白纸
任其落满情欲的灰烬

你,鸢尾花一样美丽的一把锁
是否,只有月光的钥匙才能将你全部打开
一个人梦里漾起的涟漪
是我咳出的血

》贵沿读诗:
    这首诗歌《唯美》以月光为背景,将情感与自然元素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作者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借助月光轻轻翻身的鸢尾花,以及大地上的安静睡眠,勾勒出一幅唯美的画面。这样的诗歌,与杨通学习书画有关。诗人通过回忆往事的秋千、风撩拨树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轻盈、清新的氛围。而“墙里秋千墙外道”和“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的引用,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在诗人的笔下,鸢尾花成为了一把美丽而神秘的锁,只有月光才能打开它。诗人通过将情感与自然元素相结合,表达了一个人在梦里的涟漪,以及咳出的血,展现出他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

》蚂蚁

蚂蚁从不述说它的匆忙与疲惫
我停顿或离去,对于它来说都只是
一个无关紧要的过客
它不关心我的风花雪月,不关心我的诗意人生
只关心自己的粮食和路线
它没有我想得多,看得远
它的祖国里没有那么多的沟沟壑壑
他的心目中没有那么多的利弊得失
它拿,只拿自己拿得走的;它搬,只搬自己搬得动的

》贵沿读诗:
    这些年关于写蚂蚁的诗歌不少,而诗人杨通从自己的角度去关注蚂蚁和人类的不同心态,它没有我们人类的想得多,看得远,它没有深陷于得失之中没有沟壑的阻拦,没有利弊的纠缠它只需关心,自己拿走的与搬动的。它们的匆忙与疲惫,是无声的交响诗,在忙碌中寻找着未来的粮食与路线,它们沉默不语,用行动诉说着生存的坚韧与执着。

》千里共婵娟

天空和盘托出的明月
是给谁的?我怀念远古的爱情
她们是多么的明亮,不着一丝尘埃
我多么渴望再飞翔一次。多么渴望被大地上的花香
翻开内心的一页一页颂辞

拥有月光的人
如水一般宁静和浩荡,如云
一般辽阔和高远
流年不腐的人,坐在诗歌里,他的鸣叫,美得令人疼痛

而我徘徊在夜晚的中央
等待一列行驶在天堂的火车,带我离开仰望的悬崖
我和你,是不是千年前那两个化蝶的人
为爱情起舞弄清影,把今夜的月亮
垒成坟冢
撰写新版绝唱

》贵沿读诗:
    这首诗歌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明月和爱情,让人深思。盘托出的明月,是给那些对爱情怀有纯净无暇之心的人们的,它代表着纯洁无暇的爱情。诗人在怀念远古的爱情,她们以明亮的姿态出现,没有任何瑕疵,这种爱情也是现代社会所缺失的。而诗人的内心,就像翻开的颂辞一页页一样,散发着美好的香味。在这样的夜晚里,拥有月光的人,内心平静而宽广,像云朵一样辽阔和高远。这种美妙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爱情的无限美好。最后,诗人通过化蝶的意象,将爱情和明月联系在一起,把今夜的月亮垒成坟冢撰写新版绝唱。整首诗歌以明月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巴中小叙

南山寺的晚钟
从炊烟的白绸上走了下来
走过南池河的小桥流水
“落霞与孤骛齐飞”

九井十八街的巷子里
有黄羊在咀嚼,咀嚼从红灯笼的缝隙里长出来的青草
?磨剪子起菜刀的老人,在独自品尝
青梅煮酒的旧事

》贵沿读诗:
    “从炊烟的白绸上走了下来……”只看起首一句,就让人眼睛发亮,炊烟和白绸形象鲜活,我经常说,读诗如尝汤,诗能不能读下去就看头一口味道鲜不鲜,好的诗歌越读越有味。寺庙的晚钟从炊烟的白绸上走下来,这个“走”字用得绝,钟声、炊烟、白绸相互交织的画面布局好,具有浓厚的田园气息。走过南池河的小桥流水,使人联想到一副江南水乡的优美画卷。以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骛齐飞”,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整个场景置于宏大的自然之中。黄羊在咀嚼着从红灯笼的缝隙里长出来的青草,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祥和的氛围。而磨剪子起菜刀的老人,在独自品尝青梅煮酒的旧事,则通过这个特写的细节,表现了老人的孤独与对往事的怀念,使整个场景更具生活气息。

》降温

春天的翅膀收回去了
桃花们掉了下来
池塘,埋下一片落英
鸭子嘎嘎嘎,叫醒的只是粉色荷花

向日葵的头颅从耸起的衣领中
缩回大地的深处。牛铃像一阵归心似箭的冷雨
浇息山坡上柿子的红灯笼
山鸟敛翅,野花收心
你,就像那一缕面向冬天的阳光
对我
有些冷了

》贵沿读诗:
    这首诗歌以降温为主题,描绘了春天过去,桃花凋零,鸭子唤醒,万物似乎都在回归自然,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季节的更替。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自然世界。桃花的凋落、鸭子的叫声、山鸟敛翅、野花收心,这些细节描写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季节的更替。此外,诗歌中运用了很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春天的翅膀收回去了”、“牛铃像一阵归心似箭的冷雨”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在想象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力量。
    经过几天的阅读,如和杨通大兄面对面交流一样,读诗就是读人,读人就是读魂,好像在一个古老的乡村茶馆,我和他同泡上一碗盖碗茶,一起聊诗聊风月一样,见诗如面,从诗作中感受到他是个性情中人,而且是真性情之人,粗中见细,柔中见刚,他的笔名叫逸鹤、杏子,号逸鹤楼主人。但愿有一天去他的逸鹤楼感受一下他的“雪花飘在雪花里”,听他“柔声轻诉”……

    2023.10.07,双流机场

简介:
    杨通,男,笔名逸鹤、杏子,号逸鹤楼主人。业余诗歌爱好者,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零星发表作品,获过几个小奖,入过一些选本,著有诗集《柔声轻诉》《朝着老家的方向》《雪花飘在雪花里》三部。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独立民刊《原点》创始人之一。居四川巴中,且会在此终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