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增补:写巴中作家诗人的10则短评

(2023-09-05 09:59:19)
标签:

友情之书

分类: 随笔
写巴中作家诗人的10则短评:范川、陈俊、孙梓文、刘上下、夏晓蓉、李常青、谭智文、岳磊、赵星宇、张学文


1、范川

就像季度的更替可以改变作物的生长/却无法停止生命的延续/这一段宕水的流淌从未静止;抽刀断水,断得开浪花的翻滚/却断不开水面的倒影/山峦的青翠由此欣开水墨记忆;傍水而居,在木楼上听水声潺潺/缓慢而有次序的节奏足够抵御一个夜晚的寂寞/当清风徐来,当所有的光倾泄而入/一串串散乱的字符已注入昨日的诗行。
毋庸质疑,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乡,不管你离开多久、走得多远,她都是你生命剪不断的脐带,都是你生活灭不了的炊烟,都是你旅途丟不掉的行囊,都是你浪迹终老时想叶落归根的地方。
诗人范川也不例外,故乡通江始终在他风雨兼程的路上,那里的山石树木、花草虫鱼、波光浪影、云泉水雾、日月星辰……都是他魂牵梦绕中深情而美丽的诗行。
范川是从通江走出去的成熟较早的优秀青年诗人,他的诗大多是书写故乡的,传统而不呆滞、浓情而不泛滥,缱绻而不造作,诚挚而不拘谨,婉转而不轻浮,浪漫而不放纵。此组《宕水之恋》就是他“朝着故乡的方向”的叩首与吟唱,其对故乡通江宕水的回望与依恋与热爱,可谓字字芬芳、词词迷人、行行撩心……
2022.7.17.


2、陈俊

陈俊散文的特点:
善用闲笔而引人入胜:陈俊的散文,起笔往往不开门见山,而是旁征博引他山之石、蜿蜒迂回循循善诱、由彼及此进入主题。文章的闲笔,即是进入表达中心的铺垫,乃是数学中为了解题而求证的过程。陈俊的闲笔用得娴熟,用得恰到好处,所以引人入胜;叙事细致而逻辑性强:陈俊的笔力潇洒而老道,细腻而精致,书写事件抽丝剥茧般能由表及里,入木三分,虽然任马由缰、天马行空,但始终在逻辑的线上驰骋,让读者在其恣肆不羁的叙述中知其所云之因果、晓其来龙与去脉;文笔幽默而富有情趣:陈俊因为博览群书,知识库存丰厚,所需之物,信手拈来,描花涂叶,皆赋予自己灵慧的心性,字里行间充满特别的机智与幽默,读来十分有趣,令人欢悦;纠结生活而心怀大爱:陈俊的文章皆是源于熟悉的生活,其人生的经历始终纠结在驳杂生活的最深处,一步一趋,一仰一俯,一顾一盼,无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间烟火味,无不是苍苍大地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事。关注苍生心怀天下,陈俊菩提成字、佛性行文;呈奉真善美于笔端,陈俊慈悲于怀、大爱与世。
2023.2.12.


3、孙梓文

梓文是以警察的身份亮相的,其诗歌开始示人之初,就不乏铿锵之音、阳刚之气,有纵横驰骋的想象力,不受字词句的狭隘约束,快人快语,出口成章,既有急风骤雨的强劲,也有鸟语花香的轻柔。就如他的为人,真诚耿直,豪爽大气,侠肝义胆,乐善好施,亲和温暖。一出现在巴中诗坛,就行众目睽睽之影,就呈风生水起之势。近年来,佳作频出,影响力日增。因为创作出彩,调入市文联工作,之后,诗歌有了嬗变,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的质变,仅就目前写光雾山的诗篇而言,就令人刮目相看,甚或是惊鸿一瞥。同一题材,洋洋洒洒写出百余首,有距离有空间,不相互重复与粘连,能做到不同质化,没有相当的底蕴和功力,是不敢动笔的。通读其诗作,视野开阔,内心繁盛,思绪绵密,造句奇谲,行文锦绣,拈花惹草,水影山迹,烟树溪石,飞禽走兽,描景状物,激越纵情,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绝妙境界,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无不渗透地域风采、人文情怀,在固有的山水物事上,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抒发“风景这边独好”的家国情怀。
喜欢“光雾山,花草是低处的山峰”,此句甚佳,我想这亦是梓文的谦逊与自微。在诗歌的崇山峻岭里,梓文暗喻自己是一朵小花一茎小草,是“低处”的一座小小的峰峦。相信谦恭而自牧的梓文,能在诗歌的大野里自成山峰,在巴中诗坛领树一道独特的风景。
2023.218.


4、刘上下

当年,我的中学同学冯天敏向我推荐,在他们曾口区卫生院工作的年轻人刘涛喜欢写诗,让我关照一下。从此,医生“刘涛”便以诗人“刘上下”的名字出现在巴中诗坛。随后,虽然他在写作中渐入佳境,既写小说也写评论等,且小说还上了“非著名”的普通作者异常难上的《四川文学》等大刊名刊,但是,在巴中的文学圈子里,他最为凸显的身份似乎一直还是——诗人。因为,近年来,他的诗歌写作可谓“非同寻常”,像一匹无羁驰骋的黑馬,新锐蓬勃,异词无挡,其姿态辨识度极高,长足的进步有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其显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上下为人低调谦和,习文虚心好学,写诗悟性颇高,想象力极为丰富,抒情(感性)与思辨(理性)兼具。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上下的文学书写(诗歌创作)的根始终没有离开其现实土壤——他的故乡——通江山水田园。生活是我们文学创作的源泉,故土是我们灵魂倾诉的对象,希望上下像巨人安泰,永远脚踏实地,不离不弃大地之母,吸取自然万物之精华,承续开疆拓土之精神,保持充沛旺盛的创造力,作为望闻问切的医生,医术更为精湛,治病救人妙手回春;作为舞文弄墨的诗人,诗艺更上层楼,写出更多出类拔萃的耐人寻味的佳作。
2023.2.20.


5、夏一木(夏晓蓉)

夏一木是一个还充满不确定性的作者,所谓“不确定性”是指她在步往文学写作高峰的途中虽然已具有了多彩的风姿,但却还不想过早地为自己定下可以“惊世骇俗”的主色调,不过,这也是她留给或赋予自己未来更可期待的空间。小说、散文、诗歌,各种体裁均有涉猎,早期作品倾向于情感与叙事,文字清新,充满灵气,似月光轻风微澜般温馨雅致可人。近年来开始关注植物,而她书写植物,并非教科书式的简单地介绍、“科谱”似的如实地解读,也非以“人的姿态”居高临下式地指指点点,而是一次遇见,一次会晤,是为了融入而用心灵与生命交谈,是为了相知而与自然和谐共处。所以,她笔下的每一种(株)植物,仿佛都是不期而至的朋友或闺蜜,大方随性而轻言细语,娓娓道来而婉约缱绻,交心托情而赋爱于知己。正如她自己所说,人生需要一些阅历,才会关注一些朴素的事物,才会发现更多卑微的美好,才会用奇妙的文字塑型人生特别的风景。纪伯伦说“春天的花是冬天的梦”,夏一木的未来可期——期待她的沉静之中有更多出世的佳作,人生的峰岭上有更为夺目的繁花织锦。
2023.3.13


6、李常青

雕塑大师罗丹说:“生活中到处存在美,就靠我们去发现。”但是,要“发现”美、认识美并非易事,需要有一颗能感知相应事物的敏锐的心、一双能捕捉所及景象的细腻的眼睛。常青写诗,不仅会看到鲜花是美的,“泛滥”的风景是美的,也会发现青苔是美的,古老的石头是美的,更会发现一缕风、一滴雨、一枚落叶、一茎枯草也是美的。他诗歌中的“美”的意境的“发现”,缘于他对汉语驾驭的能力;缘于他积土成山、汇流成海的情怀;缘于他对艺术审美的超凡脱俗的修为;缘于他具有捕捉一晃而过的灵感的敏捷;更缘于他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内心无限的真诚。他俯仰顾盼皆是摇曳多姿的意象,他信手拈来皆是动人心弦的文字。常青的抒情,婉约缱绻而不故作姿态,缠绵悱恻而不矫揉造作,唯美优雅而不油腻狷狭,卑身微语而不虚与委蛇。常青数十年来,不跟风随流,不执旗作派,绅士般款款而行,情郎样柔声轻诉,坚持自己特立独行的书写风格——唯美抒情,其形象在诗坛的“车水马龙”之中便有了极高的辨识度。

2023.3.19.


7、谭智文

近年来,从巴中市南江县走出去的大学生诗人谭智文,诗歌创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一些报刊杂志频频亮相,可谓给我们巴中诗坛增添了不少光彩。作为00后青年,能自觉地意识到写作需要得到触发,阅读能唤醒经验,回忆能积赞历练的厚度,经过时间过滤的人生会立体起来。诗歌写作与现实生活是要有距离的,当我们回过头去,审视那些经历过的地方、人物和事件,就会发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般的“诗意呈现”,就会知道体会过的“幸福生活”与“追逐灵感”的矛盾是珍贵的写作内容。谭智文对诗歌写作的认识、理解与体悟是深刻的、睿智的,超越了年龄的局限,这是与他平时潜心阅读与俯首思考、知识的广泛积累分不开的。正因为此,他的诗歌才有了沉稳、内敛、畅达、通泰的特质。他在创作谈中说,他喜欢这样的写作状态,就像“池塘生春草”一般,那些文字都是从他的身体里长出来的。谭智文将诗歌与生命融为一体,让诗意与人生相互提携与支撑,让灵魂与精神互为引领与升华,相信他今后必然会有更丰满的高度。


2023.4.20.


8、岳磊

用诗行承载人生的重量,这是一次写作的冒险。尤其是对于青年诗人来说,其表达,更有“入世未深”而“勉为其难”的轻妄涉事之举,或“不食人间烟火味”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张狂举足之嫌。你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怎知道人生有多少难于负担的重量!所以,我常常质疑一些年轻的诗歌写作者,为何要为稚嫩容颜配上一副“忍辱负重”的面孔,总想把诗歌写得“痛苦不堪”;为何不把心灵敞开,让阳光从窗户涌进来,把美好的诗歌写得春华秋实一些呢?
以上,亦是我曾经与青年诗人墨鸣(岳磊)交流的重点,一度时间,其诗歌写作给我印象颇深的是:阴郁,幽暗,沉重……感觉其小小年纪承载着超越了生命本身的重量,固而在诗歌叙述与表达的路径上常有力不从心的迹象,呈内心绷得极紧、思维辐散不开、句行生硬如梗、抒情不够到位……青春本该明媚灿烂,诗歌却显“老气横秋”,其年龄与诗歌的反差偏大,其人(性格)过余安静而沉闷,其诗(内容)过余奥晦而生涩,我多有担心。好在墨鸣(岳磊)近来有了极大的转变,提高了悟性与自觉性,意识到了过去的艰涩,继而克服了自己的阴沉与幽闭,胸怀敞亮了一些,思维散开了一些,表达自如了一些,词句自由了一些,抒情浓郁了一些,其发表在《四川文学》《青年作家》等刊物的诗歌作品,便是见证。
组诗《我所路过的人间,春意盎然》中,墨鸣(岳磊)同样书写了人生的况味、吐露了生活的无奈、呈现了生命的重量,但他能一反“矜持”得“捉襟见肘”之常态,在“重压”与“艰辛”的路上,心态趋于平和、遇事宠辱不惊、付出不计得失、不再怀存悲观:“捂热一块冬日里的铁,或者温暖世界/也不必放大忧伤,和缩小喜悦”;亦如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心有挚念,竭力登顶,笃定“戎马半生,只为向时间讨要安定”。虽然“仍在风雨之中,飘摇不定”,但“生活容不得我们慢慢考古”,“那些昂贵的背影,是逝去的青春/当然,我依然对明天寄予厚望”。读了这些洒脱不羁、内涵深厚、情感洋溢的诗句,蓦然回首,再看那个曾经青涩的“忧郁”少年,如经却已是“驮着月光上路的人,终会打开黎明”的开朗活泼、朝气四溢、蓬勃展翼的阳光青年。很明显,墨鸣(岳磊)的诗歌写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其蒸蒸日上的成熟度,可喜可贺!
“我依然对明天寄予厚望”,这是墨鸣(岳磊)的自信。我亦是,依然对明天的他寄予厚望。
2023.7.10.


9、赵星宇

坚持纯粹的诗歌写作:数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安静内敛,不跟风迎潮,摇摇晃晃左右逢源;不为了迎合主流而媚俗粗鄙,为了扬名天下而出卖良善。始终坚守自己的独立个性与初心原色,而不随心所欲地制造文字垃圾,去任意污染阅读者的精神世界,决不降低诗歌的内在品质,永视诗歌为高贵神圣之物。
2023.5.

10、张学文

学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成熟、成名的诗人。学文身上的诗人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与学文交往的时间一长,心中就有了那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浑厚而深远、澄澈而剔透的漾溢着泱泱诗意的美好情绪。他为人谦逊、和气、真挚、诚恳、豪爽、义气、慷慨无私而乐于助人。

学文虽然成名早,但在诗坛却一直很低调,从不张扬,故而,学文的诗我们平时就读得比较少,有些时候我们甚至忘了他是诗人。与大家相聚时,他也极少谈诗,谈的要么是他的行政公文、管理条文、经济论文,在办公室里兢兢业业的工作、研究经济管理方面的浓厚兴趣;要么是妻子如何贤淑能干、女儿如何可爱有出息等宁静温馨、甜蜜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说,学文在我们圈子里是一个好朋友、一个好兄弟;在他的家里是一位好丈夫、一位好父亲;在单位里是一位业务能力强的好领导。其实,学文一直在坚持写诗,一直在炼字炼句炼文炼意炼境炼技,他泊在诗意的深处而不显山露水。只要打开他的电脑,那里面便栖满了精美的诗行。学文的诗短小精致,简洁凝炼,含蓄隽永,绵里藏针,滴水穿石,想象丰富,意象新奇,思想深邃,充满哲理,耐读耐品,给人无尽的人生启迪。读学文的诗,必然会经历一种“思想的风暴”。

与学文在一起聊天,是一种享受。他斯文儒雅而又潇洒随和,言谈举止极具绅士风度。他内涵丰富,学识渊博,素质和修养很是令朋友们折服,尤其是他的健谈,机智、敏锐、风趣、幽默,更是让朋友们愉悦。学文总是让我们在纯粹而美好的友情里沉醉,而且,慢慢地就想“拂尽与生俱来的风尘/做一名清贫的水中贵族”,甚至,也像他那样,把自己洗成一轮“纸月亮”,泊在诗意里,一生纯洁、透明。

杨通,2023.9.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