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庄子·人间世》悟为师之道

(2017-11-22 13:50:10)
标签:

杂谈

2017年11月12日,湖南省益阳沅江市第三中学高三学生罗某,在办公室将自己的班主任杀死。不禁让人唏嘘,啥时候教师也成了高危职业?其实读了庄子的《人间世》,就会知道,自古以来,教师就是高危职业,随时面临生死。

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
这一段,说颜阖要做太子的老师了,因太子天生残暴,甚是惶恐,不教好他吧,危害天下,严格教导他吧,又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咋办啊,他求助蘧伯玉。

有人会说我扯,人家是给太子做老师,又不是给普通人。可是,只有太子会“其德天杀”?普通人就没有顽劣之人?别说杀老师的,杀父母的也自古有之。

蘧伯玉给出的锦囊妙计是戒之慎之!

面对一个学生,做老师的都要戒之慎之,面对几十个学生,岂敢放松?

如何戒之慎之?
遽伯玉说要“正汝身”,符合我们现在所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遽伯玉说“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我理解的意思,就是要顺其自然。如果他只有婴儿的程度,你就教他婴儿该学的,当他是婴儿,如果他没有规矩,你就当他没有规矩,他没有高标准,你也就不要用高标准要求他,这样,你就没毛病了。

遽伯玉接着又讲了三个故事。
他说:“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这是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成语“螳臂当车”,他说螳螂不知道自己不能胜任,反而以为自己非常有力量。做老师的,会犯同样的错误,以为自己很厉害,因为我是老师啊!是老师也要有自知之明啊,现在很多人就这样,甚至给老师套上枷锁,说什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你是老师,你信了,你就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第二个故事,他说:“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遽伯玉,用养虎来比喻。养虎的人,不给虎生肉,不给它整个的动物,认真观察它的饥饱,按时喂它,不激起它的野性。虽然虎和人不同类,但是也会对养它的人好,那是因为顺着它了,如果逆着它,它就会吃人。

第三个故事,遽伯玉说:“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这里他又讲了一个爱马之人养马的故事。因太爱马,马拉屎赶快用筐盛,撒尿用大贝壳去接,可谓无微不至,看到有蚊虻叮咬,立刻去拍打,本身爱马,没想到,马不知他是拍蚊虻,以为打它,就受到了惊吓,就把马嚼子咬碎,头饰胸饰也弄坏了,本意是爱马,却害了马。

虎和马有兽性,但是我们养时间久了,它们也会通人性,人呢,也是动物,平时会用人性掩盖地好好的,一旦受刺激,也会有兽性。所以教育人,如同养虎养马怎么可以不戒之慎之!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这句也是金句。以爱的名义,对方感受到的未必是爱,比如过分的严格,甚至苛刻。“克核大(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如果过于严苛,就会出现不肖之心,刚刚说的那个杀害班主任的罗某,就是因为老师太严格,向老师举起了屠刀,这就是不肖之心,老师不知道这个道理,引来杀身之祸。老师以为我是为你好,可是学生感受不到。

细细品读,庄子真是高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我们为师之道,戒之慎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看江歌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